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2章 商战未开刀兵已至(3/6)

黛楼儿心高气傲,势必难受这种屈辱。他却不知这时代士大夫们对于贞节的看法两极分化严重,一方面对女人刻薄到了极点,另一面又视流连青楼为风流韵事,纳名妓为妾蔚为时尚,根本没有他想的那么严重。

谷大用对杨凌的到来自是喜出望外,他这些日子忙着海关衙门、市舶司、水师、和税监衙门的建立,谷大用才学有限,不过他是吃一堑长一智,牢记杨凌的嘱咐,绝不盲目瞎指挥,只是抓着人事权不放。

肯卖力、能出成效的,就是可用之人,他便放胆让手下人去做。反正他的背后有杨凌、有皇上、有京中皇亲国戚和地方士绅豪族的支持,身居上位掌控全局者主要的功能便是调动部下的积极性,细而化之的东西并不需要他去亲自处理,何况还有两厂一卫暗中传递各种商业情报和各个衙门的筹建进程,没有什么事真正瞒得过他。

杨凌、成绮韵应承了接风洗尘的酒宴,谢送了地方各司官员,这才和谷大用、李大祥等几个亲近的人物回到钦差行辕,置茶清谈。

这处宅子是谷大用在市舶司衙门旁新建的一处海市行辕,谷大用是北方人,不习惯江南的小桥流水、曲环回廊,这宅子建筑的一如北方豪宅,讲究的就是一个通敞气派。

高大的门楣,笔直的通廊,一排风磨铜气死风灯由大门每隔五步便挂了一盏,一直延伸到中厅,照得院子里恍如白昼。

“咱家已令苏州织造扩大生产,那些个人的织坊也按照大人的吩咐,叫他们各自负责一块,产丝的专门产丝,织罗的专门织罗,产成品由织造局统一收购。

这样一分工每家都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生产的速度也快了许多,而且各家之间是相互供应的关系,谁也离不了谁,各家织坊也没有互相拆台、撩阴腿下绊子的了”,李大祥是被杨凌的‘笑里藏刀’吓破了胆的人,一落座便讨好地道。

杨凌笑道:“辛苦辛苦,类似瓷器、丝绸、布匹、佛经、诗词这些东西,高中低档都要准备,通商后可以高价销往日本国”。

他饮了几杯水酒,兴致颇高,眼前又全是下属无需顾忌,一时性起顺口笑道:“这阵儿madeinchina可不是廉价制造,呵呵,那可是三分本钱七分高利的好东西。”

李大祥瞠目道:“大人说........没的人........揣什么?”

杨凌哈哈大笑道:“呃........我是说大明制造,哈哈,方才是一句番语,李公公勿需介意”。

谷大用忙自作聪明地抢着解释道:“杨大人府上养着几个来自遥远西方红发碧眼的番人,大人这是说的该国的番语”。

李大祥几个人作恍然大悟状,连忙又表示了一番钦佩、赞美。

杨凌道:“不过诸位大人可要记着,说是民间自由通商,然则煌煌华夏非蛮荒小国可比,吾等乃为圣朝之臣,天子之属,需行引导教化百姓之责。若听之任之,岂不颠倒乾坤,败坏社稷,而市井之徒大行其道,呜呼悲哉!

不能完全由着百姓们来。要引导,懂么?不该多进、不该多出的东西,在制订税率的时候,就要调高一些,百姓自然就少碰那些东西,咱们要多进日本国的硫磺、刀剑、苏木、以及铜矿等等,少进玩赏之物。

还有,闵文建闵大人明日就会赶来见我,不过我已听说军中屯田种植的南洋作物长势极好,明年大量种植后有了余粮,也要酌量销往彼国,不要只看到眼前利益,要让它离不开咱们”。

李大祥担心地道:“大人,织造局已屯积了大量松江等地收购上来的布匹、丝绸,听闻日本国如今诸侯混战,极是贫困,他们有钱财买咱们的东西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明朝当王爷 最新章节第252章 商战未开刀兵已至,网址:https://wap.at55.net/42/42077/250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