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06章 风暴前夕(2/2)

们的行为,并根据人们行为的善恶来增加或减少他们的寿命,要求人们多行善事,少做坏事,反对剥削、敛财,主张平等互爱,深得穷苦大众的拥护。

当时太平教的传道方式是“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简单来说就是信者生不信则死。

当时政治黑暗,经济凋敝,又逢连年灾荒,广大民众生活苦不堪言,又加上封建思想泛滥,“黄老”思想的流行,使得太平道在贫苦百姓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太平道吸收了大量的信徒,张角则培育了众多弟子。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他将自己看做先知,他的两个弟弟,张梁、张宝则自称大医,共同统领太平道。张角在冀州站稳脚步之后,随后便派出弟子到全国各地宣扬教义,发展太平道。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太平道教徒达到数十万,势力遍及全国大部分州郡,其中以贫苦的农民和手工业者为主,但其中也有少量官吏,甚至还包括了宦官。为了方便管理,张角将教徒们划分为三十六方(教区组织),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渠帅负责。

张角在宫中取得内应后,为这事次起义做了严密的准备,他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隆定于甲子年甲子日、即灵帝中平元年(184)三月五日举行大起义,随后张角进一步提出了“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认为后汉为火德,即是苍天,而太平道为土德,就是黄天。火德会被土德代替,所以太平道会取代后汉。中平元年(184)初各方首领及信徒便已着手准备,他们用石灰在洛阳的市门及州郡官府墙上书写“甲子”等标语口号。一大方的渠帅马元义更是多次到京城洛阳与宦官中常侍封谞、徐奉相约定,准备在三月五日里应外合,一道起义。

一切都已准备就绪,暴雨即将来临。
本章已完成!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06章 风暴前夕,网址:https://wap.at55.net/41/41040/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