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21章 陈只、黄皓上台(2/2)

据史官常璩向西蜀长老考证,听说陈寿曾经在诸葛瞻手下任职时受辱,所以在《三国志》中诬陷诸葛瞻,把不能阻止黄皓的过失归咎于诸葛瞻身上。

当时,樊建于景耀二年担任尚书令,偏不与黄皓和好往来。太子舍人、宣信校尉罗宪在朝廷中坚正不移,鹤立鸡群。黄皓憎恨他,贬他为巴东太守。右将军阎宇都督巴东,爱惜其才能,让罗宪领军,当阎宇的副将。

景耀五年,姜维见黄皓肆无忌惮的擅摄朝政,启奏刘禅将其处死,但刘禅不同意,说黄皓不过是一小人,不用太在意。刘禅命黄皓向姜维谢罪,但姜维见黄皓在朝中枝连叶附,恐怕会对自己不利。姜维连年北伐未果,黄皓于是准备趁机除掉姜维而扶植依附于己的阎宇,姜维对此感到非常害怕,于是请求到沓中屯田,不敢回邓艾等人伐蜀之前,姜维已经有所发觉,他提前将此事上疏告知了后主刘禅,让刘禅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黄皓崇信鬼神巫术,告诉刘禅敌人最终不会到来,于是刘禅也就没当回事,而朝中其他大臣居然最终全不知道此事。结果邓艾等人真的打来之后,蜀汉朝廷才匆忙备战。

邓艾灭蜀后,听说黄皓奸诈阴险,将他收押监禁,将要处决,然而黄皓优厚地贿赂了邓艾身边的人,得以免死。

在蜀汉末年,亡国之相已经很明显了,对外持续作战、连年不利,内部宦官专权、肆意乱政,而作为君主的刘禅听信小人之言,对于朝政基本就是不管不问。

不说其他人,刘禅在当时就是一个昏君的典型代表,他信任宦官,不理朝政,完全没有尽到一个帝王的责任。蜀汉当时的局面已经乱到了什么程度,国家最高军事统帅不敢回首都,皇帝的弟弟刘永因为得罪十多年无法朝见自己的兄长,重大的军事情报不如一个太监的鬼神巫术,这样的一个国家还不灭亡才有鬼了。

费祎的突然去世,标志着蜀汉开始失去了掌控,陈衹的上台意味着蜀汉开始没落,姜维的大举北伐则消耗掉了蜀汉的大量有生力量,黄皓的乱政彻底要了这个国家最后一口生气。

注:仇国论:“因余之国小,而肇建之国大,并争於世而为仇敌。因余之国有高贤卿者,问於伏愚子曰:‘今国事未定,上下劳心,往古之事,能以弱胜强者,其术何如?’伏愚子曰:‘吾闻之,处大无患者恆多慢,处小有忧者恆思善;多慢则生乱,思善则生治,理之常也。故周文养民,以少取多,勾践恤众,以弱毙强,此其术也。’贤卿曰:‘曩者项强汉弱,相与战争,无日宁息,然项羽与汉约分鸿沟为界,各欲归息民;张良以为民志既定,则难动也,寻帅追羽,终毙项氏,岂必由文王之事乎?肇建之国方有疾疢,我因其隙,陷其边陲,觊增其疾而毙之也。’伏愚子曰:‘当殷、周之际,王侯世尊,君臣久固,民习所专;深根者难拔,据固者难迁。当此之时,虽汉祖安能杖剑鞭马而取天下乎?当秦罢侯置守之后,民疲秦役,天下土崩,或岁改主,或月易公,鸟惊兽骇,莫知所从,於是豪强并争,虎裂狼分,疾博者获多,迟后者见吞。今我与肇建皆传国易世矣,既非秦末鼎沸之时,实有六国并据之势,故可为文王,难为汉祖。夫民疲劳则骚扰之兆生,上慢下暴则瓦解之形起。谚曰:“射幸数跌,不如审发。”是故智者不为小利移目,不为意似改步,时可而后动,数合而后举,故汤、武之师不再战而克,诚重民劳而度时审也。如遂极武黩征,土崩势生,不幸遇难,虽有智者将不能谋之矣。若乃奇变纵横,出入无间,冲波截辙,超谷越山,不由舟楫而济盟津者,我愚子也,实所不及。’”
本章已完成!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21章 陈只、黄皓上台,网址:https://wap.at55.net/41/41040/51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