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69章 徐晃徐公明(2/2)

伐刘封,打败敌人,夺取了上庸等地。文帝后命徐晃镇守阳平关,转封他为阳平侯。曹丕三路南伐时(222),徐晃也在出战的名单之中,实际上可能坐镇后方,未能出战。

魏明帝即位后,徐晃和司马懿在襄阳成功抵御吴将诸葛瑾,朝廷为他增加食邑二百户,连同以前的共三千一百户。太和元年(227),徐晃去世,谥曰壮侯,子徐盖继嗣。徐盖死后,儿子徐霸袭爵。明帝分给徐晃食邑,封他两个儿孙为列侯。

正始四年(243),徐晃得享从祀于曹操庙庭。

【徐晃的军事能力】

徐晃一生中参与的大战小战可以说是不计其数,曹魏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基本都有参加,包括讨伐徐州的吕布和刘备、官渡之战、北伐袁氏、讨伐乌恒、南取荆州、江陵之战、关中之战、讨伐张鲁、与刘备的汉中之战、襄樊会战、攻取上庸、三路伐吴以及守卫襄阳,其中表现也都是很出色,在多次作战中都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单说军事才能,张辽未必能在他之上。

而且徐晃为人小心谨慎、作风俭朴。徐晃用兵作战都把斥候派到很远的地方。先做好战败的准备,然后再奋勇作战,追杀敌人夺取胜利,兵士们因此常常忙得没有空闲吃饭。徐晃常叹息着说:“古人顾虑遇不上英明的君主,现在幸而让我遇到了,应该建功效力,哪用自己夸耀自己呢!”始终不多交朋友,将精力都放在军事方面。

相对于徐晃的军事才能而言,他的官位并不高,最高只到了右将军,别说四将军本身在后来就低于四征将军,右将军在其中地位也不是很高,曹魏和蜀汉基本以前将军地位最高,右将军话语权也不如左将军。

历史上五子良将的出处就是《三国志》,这里陈寿的评论:“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应该就是五子良将最早可查的出处。

【历史上的徐公明】

姓名:徐晃

属性:统率(a-)徐晃是三国时期有数的名将之一,相对来说官职略低

谋略(b)徐晃曾经劝谏曹操千金买骨马,可见其谋略

总评(a-)相对来说,徐晃在曹魏集团的地位还是受到了曹魏亲族的压制

别名(称号):字公明

性别:男

民族:汉

官职:右将军

职业:将领

爵位:都亭侯→逯乡侯→杨侯→阳平侯

谥号:壮侯

家庭出身:河东郡小吏

生卒:--227

出生地:河东杨县

主要社会关系:儿子(徐盖)

主要经历:

年-197年早先追随杨奉,后投靠曹操

197年-220年追随曹操南征北战,东征西讨,战功很多,战绩优越

220年-227年曹**后,继续追随曹丕和曹睿,后病逝

总结:曹魏五子良将之一,在曹操麾下诸多将领中,和张辽一起应该是当时最强的两位

s:徐晃前文漏了,这里补上。
本章已完成!

汉末三国志 最新章节第069章 徐晃徐公明,网址:https://wap.at55.net/41/41040/47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