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湮灭粒子?王浩: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1/4)

或许是王浩的‘威慑力’,或许只是巧合,之后连续两天时间,都没有小组上交报告。

直到第三天下午,才有个国内的小组上交报告,他们的报告中分析过程十分严谨以及得出的结果偏差极小。

王浩也当即指出了两个小问题,但考虑到问题很小,就决定及时进行修改并收录。

“呼~~”

当确定报告通过的时候,小组报告人以及其他成员都长呼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他们有种回到学生时代,面对几个评审导师做毕业设计报告的感觉。

终于通过了,才能轻松下来。

这个消息也让其他小组轻松了一些,毕竟是有报告通过了评审,也差不多明白了通过‘标准’--可以有小错误,但分析偏差不能大。

很快。

一个个小组都提交了报告,明天上下午都在进行评审工作,也不断有小组的报告通过评审。

在后续的评审工作中,好多人都长时间到会议厅去旁听,他们一方面好奇王浩是否都能找出问题,另一方面,也是认真的去听内容,想看看自己是否能找出问题。

结果就是……

“心服口服啊!”

“我完全没有听出任何问题,结果王浩教授马上指出了问题……”

“这就是差距啊!王浩教授不愧是王浩教授,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完全想不到谁能和他相比……”

“这次实验的报告,质量肯定非常好。最差也不会有大偏差。”

好多人都对于结果期待起来。

当所有的报告评审完毕以后,就被上传到一个内部网站供查阅使用,之后就到了收获成果的时候了。

每一个参与实验的人都可以根据实验过程、信息和报告数据,去做出独属于自己的研究成果,若是能直接得出一些结论,成果就算个人或团队的,只不过要打上项目组的标签。

这就和一些大型国际研究项目的模式是一样的。

比如,欧洲核子组织的粒子对撞实验,每一次的实验报告是对所有成员国公开的,是否能通过报告数据分析出内容,就要看个人和团队的水平了。

有的科学家就通过大量数据的研究,完成了一些量子物理相关的顶尖论文,并发表在了国际顶尖杂志上。

有的,则是没有任何发现。

所有的报告都评审完毕以后,项目组也会整体的进行研究,时间会持续两个星期左右。

王浩是技术总顾问,他提出爆炸的性质是‘中子爆炸’,但想要证明是非常复杂的事情,需要实验情况以及大量数据结论来堆积。

其中可参考的内容有很多,比如,发生热源逸出时,逸出热量中各种粒子的占比。

比如,爆炸瞬时出现的位置,以及各方向爆炸的情况。

比如,爆炸的形式,判定设备在其中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之类。

等等。

在后期总结性的大型会议上,尤尼尔-诺沃提尼发布了一些确定的内容,“这次的爆炸强度比上一次(阿迈瑞肯军方)强度要大的多,总结相当于3850公斤。”

“从瞬间的画面以及现场情况分析来看,爆炸位置是在强湮灭力场薄层处,有四个位置爆发的能量强度最大,其他位置也有小幅度的爆发,并没有确定的规律。”

“爆炸出现画面、声响,和设备被炸毁以及爆炸对地面的冲击存在直接关系,我们分析判定,爆炸有极大可能是纯能量爆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最新章节第五百一十八章 反物质?湮灭粒子?王浩:这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网址:https://wap.at55.net/406/406332/519.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