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63章 专家组审核,颜静怒怼专家,王浩奔(3/6)



“我感觉可能性比较低,也许是意外?”

“他们不可能捏造结果吧?”

“这个研究,科学院的实验室花费了两千多万都没有成果,他们就两三百万经费,怎么做出来的?”

“我也感觉不可能……”

交流重力实验,一般人是不清楚的,但专门做超导理论研究的人,都会知道相关内容。

三十年前,阿迈瑞肯的李宁教授发表的交流重力理论震惊了全世界,因为里面谈到了一个非常先进的词汇——

反重力。

但是,交流重力理论发表了以后,一直持续十年时间都没有任何进展,直到有团队宣布,他们发现了交流重力现象。

现在媒体上还能看到一些内容,但后续就没有相关消息了,也没有机构宣布从事相关的研究,唯一有的就是好多超导研究机构复刻实验失败。

科学院的超导实验室也一样。

他们也曾经讨论过以交流重力为方向进行研究,然后试着去复刻实验,结果发现复刻实验都做不到,自然也无法进行后续研究了。

现在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一个没什么影响力的小实验室,竟然宣布说完成了交流重力复刻实验?

可能吗?

数学物理科学部几个专家都得报告有所怀疑,他们一起仔细研究了报告中的数据,但也没办法看出什么。

这个消息很快传了出去。

交流重力实验的复刻实在太重要了,一则是很多相关的研究机构并没有能完成,二则也是因为超导的理论机制研究陷入了瓶颈。

当理论机制陷入评论以后,每一项新的发现都会非常重要。

好多人知道交流重力实验关注的是‘反重力’效果,可以以此想象一下未来能够实现反重力,让人类的科技走上新的阶段。

但实际上,对现在来说,最有价值是超导机制的理解--

为什么会出现交流重力现象?

超导材料内部以及周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形成特殊的交流重力场?

是否只有超导体才能够形成这种特殊的场力?还是说普通的导体材料也可以形成类似的场力?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等等。

如果能破解这些问题,就能够对超导机制更加的了解。

对超导机制更加的了解,才能够制造出对应的超导材料,从而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这就好像是火药制造。

古代制造火药靠的是运气,而现代了解了火药的机制,了解了其中化学分子反应的内容,就能以此研究出各种效果的火药、炸药。

理论,才是技术发展的支撑。

西海大学物理实验室复刻交流重力实验,很可能帮助完善超导机制理论,有多大的意义就可想而知了。

数学物理科学部迅速组建了专家组,他们从好多部门调解了专家,包括科学院超导实验室,也包括其他超导研究机构的专家。

一共十几个人,就一起去了西海大学。

有好几个专家都是临时来的,一直等到了西海大学门口才和专家团汇合。

其中就包括科学院电工所的向乾生教授,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专家,因为他曾经主导过交流重力的复刻实验,结果进行了好多次实验,没有任何的发现。

向乾生听到消息后感到非常震惊,第一反应和数学物理科学部的人一样,都是根本不相信。

现在也一样。

专家团一路走着,向乾生还说着,“我感觉这个,要么就是实验中有了意外,比如,某种原因,出现了向上流动的空气,要么就是虚报实验成果。”

“虚报成果不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最新章节第163章 专家组审核,颜静怒怼专家,王浩奔,网址:https://wap.at55.net/406/406332/162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