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3章 同仇敌忾,这个踢馆的家伙,一定不(3/5)

的。”栾海平笑道,“你进了国内陈省身数学奖题名,这次很有机会啊。”

王浩感兴趣的问道,“获奖的概率有多高?”

“百分之五十吧。”栾海平道,“你的研究时间太短,好多成果没有纳入,但你的研究影响力很大,机会还是很大的,据说国内数学会里有院士力挺你。”

王浩听着倒是觉得有意思,心里也有不小的期待。

栾海平有些话没说。

国内的数学奖项中,影响力最大的是华罗庚数学家,但华罗庚数学奖是颁发给五十岁以上的数学家,有一种终身成就的感觉。

陈省身数学奖偏重于颁发给中青年数学家。

但实际上,获奖的数学家大部分都在四十岁到五十岁,甚至已经超过了五十岁,也只能勉强归为中年数学家,二十多岁获奖是不可想象的。

正因为如此,王浩获奖会引起很多争议,争议的不是他的成果,而是年纪。

但是,学术领域就是这样的,有足够的成果,其他人就没话说,即便是对年龄有质疑的人,也不敢公开的说出来,也就只能在内部说一说。

如果谁敢说一个有足够成果的年轻数学家,因为年轻就不足以获得奖项,被爆出来名声会臭大街的。

这件事不是确定的,但王浩获奖的机会还是很大。

和栾海平谈了一下数学会的事情后,王浩还没来得及消化,就收到了彭辉的消息。

彭辉是邀请王浩一起去科学基金的材料科学部做报告。

这个报告是专门针对超高压合金项目,王浩是项目贡献‘第二人’,甚至是‘第一人’,最好还是能去一趟。

重大材料科学项目的评审,会审核项目成果、报告的同时,后续也会参考其他同类项目数据,来综合的进行比对研究。

项目负责人和重要参与人,自然也要参与到报告以及比对工作中。

王浩并不是超高压合金项目的固定参与人。

彭辉只是邀请王浩一起去,他不去也是可以的,到时候只能是彭辉和其他人,硬着头皮针对王浩工作的部分做解释。

到时候,肯定会变得很麻烦。

王浩特别问了一下时间只是回复说有时间会去,他还是要等一下谱仪探测实验组那边的结果。

如果能去一趟首都,把两个报告工作都完成,自然就是最好的,否则西海到首都来回跑两趟就有些麻烦了。

……

谱仪探测实验组。

实验组的两个院士、五个研究员,还包括两个首都大学的数学教授,一个水木大学的数学教授,一起对王浩的论文进行了初审。

在审核的过程中,他们对内容连连惊叹,“不说这个论文是不是正确的,但王浩肯定是个数据挖掘的超级天才。”

“他本来就是个天才的数学家,没想到在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这么深入。”

“这种分析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其中的方法实在太精湛了。”

“我根本不可能想到,怪不得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几个数学教授则是对后面塑造函数的部分感兴趣,“这个塑造函数的方法很有意思啊。”

“我还是没有看懂,有一些地方很绕,不过整体上是没有问题。”

“细节上来说,还是没有办法确定,有些地方需要他自己来解释。”

一群人仔细研究王浩的报告,还不断的发出惊叹声,他们都感觉论文里的分析方法、数学方法,可供学习的地方非常多。

“不管这个分析是不是正确,但这篇论文非常的精湛,应该足以在最顶级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吧?”

“即便论文是错误,许多期刊都会抢着发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最新章节第143章 同仇敌忾,这个踢馆的家伙,一定不,网址:https://wap.at55.net/406/406332/142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