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为防沙治沙头疼的老杨(3/3)

防沙治沙提升到关系存亡的战略高度,尽可能地采取一切新技术、增拨足够的经费来防止沙漠化的扩张,不然五年后情况的恶化将无可逆转。

上头显然也非常重视,这份报告递交上去后,听说还与研究所那边的宁宗训夫妇进行了直接的对话,然后火速下发了这份十万火急的指示到老杨手里。

老杨头疼至极,他明白国家的难处,现在处处都要花钱,教育、医疗、基建……哪个不是吞金兽?财政捉襟见袖,哪怕怎么挤怎么倾斜,用于防沙治沙的费用也是有限的,上头也只能将希望寄托在“科技进步”上,希冀有什么经济又实惠的防沙治沙方案。

但国内能有什么新颖的防沙治沙方案?

是,十几年来确实提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防沙治沙方案,包括建设防护林防沙、通过机械沙障压沙、保护沙区植被阻沙、发展沙产业治沙等等,最有名的是采用了固沙防火带、灌既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和封沙育草带共同组成的“五带一体”方案,而且个别地区还勉强探索出了所谓“治沙”与“治穷”一体化的方案来。

新技术方面也有水分传导式精准型沙漠植苗工具、梭梭水钻栽植、la固沙、hde新型阻沙网沙障、彷真灌木治沙、沙土转化技术等。

可这些绝大多数技术、方案都很花钱,不具备推广的意义,只能在小范围内取得成效,一旦投入的经费削减,很快就会打回原形。

比如当前治沙效果较好、一直都有在实施的植树造林,以胡杨林最具代表性。

胡杨素有“沙漠英雄”之称,文学家称之为“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在防风固沙、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成效显着,既能有效减缓沙漠蔓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改良土壤,但哪怕是植树造林性价比最高的胡杨林,成本也不便宜。

首先,胡杨树想要真正发挥作用,起码也要十年以上树龄,每棵胡杨树的种植成本是70元左右,每亩种42棵,每亩的种植成本在2900元左右,而胡杨树三年的存活率只有30%,十年后更是只剩下10%左右,也就是花七十万来种一万颗,最终只有一千棵能发挥出防沙治沙的作用,这还是在每年都花不少经费去维护才能保证这最终的10%存活率,若是让它自生自灭,存活率甚至会低于1%!

其次,种植胡杨林没什么经济效益,这钱投下去了,除了防沙治沙外就没别的用处,既不能结出果实,也不能砍了来当木材。

对于这些只进不出的“吞金兽”,想在实行全国范围内所有沙漠的治沙防沙是绝对不可行的,更别说要在五年内取得显着的成效了。

但按宁宗训院士夫妇的说法,防沙治沙确实是十万火急、重要无比的任务,没法子也得想出法子来。
本章已完成!

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最新章节第六百六十八章 为防沙治沙头疼的老杨,网址:https://wap.at55.net/406/406221/670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