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九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2/4)

,诸葛亮亦如刘封一般,断然否决了邓艾的提议。

这让邓艾最后只能无奈的退去。

邓艾不解诸葛亮为何会拒绝他的提议,甚至连尝试都不尝试一下。

在邓艾离去后,大帐内就只剩下了诸葛亮的几位心腹。

作为诸心腹之首的主簿杨仪,率先对刚才刘封的行为表现出些许担忧:

“讨寇将军脸色有异,接下来恐不会听从丞相指挥。”

别看杨仪在诸葛亮面前毕恭毕敬,但他实际上是个极为倨傲之人。

以杨仪的性情,当然看不惯刘封刚才的所为了。

而诸葛亮在听完杨仪的提醒后,他并没有出言反驳,这代表他心中也有与杨仪一样的看法。

可诸葛亮也不想在这种小事上与刘封起冲突,他只是对着在场的几位心腹嘱咐道:“相忍为国。”

这是诸葛亮对刘封的态度,同样也是诸葛亮对几位心腹的一种忠告。

当下大战在即,他不想汉军的内部出现问题。

面对诸葛亮的忠告,脸有不忿的杨仪也只能默默退下。

在这个小插曲过后,诸葛亮当即询问起站立在另一旁的马谡:“朝各地调拨粮草、兵力的军令都发出了吗?”

马谡在当初讨伐黄元一战中,因为影响军心而被邓艾仗责,自那以后他就被送回成都养伤。

后来诸葛亮回到成都后,在领兵北上前就又将马谡带在身边。

只是相比于以往经常与马谡参谋军机,今番诸葛亮将马谡带在身边,更多的是让他负责一些政务上的事。

在三番几次的差劲表现下,诸葛亮终于知道了马谡在军略方面的弊端。

马谡很感激诸葛亮并没有舍弃他,在诸葛亮的询问之下,马谡很快对着诸葛亮回禀道:

“数日前就已经发出。”

听到马谡的回禀后,诸葛亮满意的点了点头。

经过那一件事后,马谡的性情沉稳了许多,处事也越发的周到起来。

当下他虽然来至剑阁中,但他带来的兵力并不多,许多兵力还在成都休整。

他先来剑阁一步,也是想近距离的具体察看下敌军军情。

而若想完成心中的那个构想,单单凭借他带回来的上万兵马是不够的的——得如当年一般,倾尽整个益州之力。

这就需要益州各地的配合了。

幸运的是,糜旸在梁州的坚守为大汉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随着新一年的到来,新的兵卒正在被征召入伍,成熟的粮秣也有序的被收割入库,这一切一切都是诸葛亮心中的底气。

在知道事情正在按他的设想发展之后,诸葛亮便挥手让众人退下。

接下来他要想想看,要通过怎么样的方式才能将他的心中构想告知给南郑的糜旸。

若糜旸不知道他心中的构想,不能在梁州内部与他配合的话,那么一切都是枉然。

可反之,糜旸若能与他配合的好,今年他与糜旸一同打的这场仗,将来也必定会成为千古美谈。

这几日邓艾的心情很不好。

他本以为诸葛亮会看在师徒之情的份上,会采取他的建议,没想到诸葛亮最后也是采取按兵不动的策略。

邓艾不是不知道诸葛亮有他按兵不动的道理,可是一想到糜旸正在血战中,邓艾的心中就显得很是烦躁。

在连续几日的烦躁之下,邓艾最终决定出关打猎。

经之前的大败后,曹洪后退数里扎营,这让魏军与剑阁有十数里的距离。

这十数里内多的是山林,正适合邓艾以打猎的方式纾解心情。

在与十数位亲信坐吊篮从剑阁城墙下来之后,邓艾便手持弓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糜汉 最新章节第四百八十九章 担忧生乱 密林惊遇,网址:https://wap.at55.net/405/405850/529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