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衣锦回乡,苏老爷子宴请全村.(1/3)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豫省、郑城、中牟县。 梨花村、苏家老宅内。 今日人声鼎沸,张灯结彩。 苏家门口的空地上,更是摆了近百张大圆桌子。 从镇上请来做婚宴大席的师傅,也正紧张忙碌的准备着。 几口直径两米长的大铁锅里,炖着香喷喷的卤肉。 铁锅底下的木柴棒子,烧的又红又旺。 整个苏家,都充满了喜悦的气氛。 上一次这么热闹。 还是苏墨荣获全国高考状元,被清北大学录取。 苏家不收分文礼金,在梨花村足足大宴了三天。 而今日。 之所以如此热闹。 就是因为苏墨今天要衣锦还乡! 现在的苏墨,在十里八乡可谓是大名鼎鼎。 既是明星,又是研发出了盲人视觉眼镜的科学家。 这在无数人的眼中,已经是非常有出息的表现了。 昨晚,知道了苏墨要从京城赶回来的消息后。 不光是苏父苏母二人,激动的一晚上没睡好觉。 向来不苟言笑的苏老爷子,也乐呵的合不拢嘴。 苏墨的二叔苏定远,婶子薛小芹,表妹苏水。 也均都一大早从城里赶回老家,来给苏墨接风洗尘。 梨花村的村民们,也早早来到了苏家老宅捧场。 老爷子苏建国,是打过越战的老兵,为人刚正不阿。 在梨花村威望很高,也做了三十多年的村支书。 原本梨花村,叫做苏家村。 属于穷的叮当响的贫困村。 苏老爷子干村支书的时候,带领着村民们退耕还林,脱贫致富。 把小麦、花生、玉米,改种成了梨树。 在不断的开垦荒地下,如今的梨花村,已经有了万亩梨园的规模。 每年梨花开的时候,风景美极了。 忽如一阵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不但吸引了城里人的游玩,带动起了旅游业。 每年七八月份,梨子成熟的时候。 也吸引了许多水果批发商们前来采购。 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在刚正不阿,威望极高的苏老爷子坐镇下。 凡是来收水果的商贩,谁家都不允许以次充好,坑骗远道而来的客商。 对于特意来游玩,打卡拍照万亩梨花的周边城里人。 苏老爷子也严厉禁止收门票钱,收停车费。 为了吸引人气,打出知名度。 苏老爷子还单独在树林里的小溪边,划出了一块野炊露营的空地。 让游客、果商们可以在这里吃吃烧烤、钓钓鱼。 随着游客越来越多,梨花村每家每户村民,都开起了农家乐。 久而久之。 在苏老爷子的带领下,苏家村这个贫困村。 变成了远近闻名,十里八乡最富饶的梨花村。 每家每户,平均一年也能净赚个七八万块钱。 尤其是近几年水果贵,旅游业兴起。 梨花村的村民们,配上农家乐和卖水果两重收入、 一年下来,更是能净赚个十万出头。 守在家门口,不用撇下老人孩子,颠沛流离的外出打工。 除去所有开销,一年能净赚十万块。 这对于许多农村人来说,简直是不敢奢侈的梦。 要知道。 就算拖家带口,在外面辛辛苦苦打工一整年,想攒够十万块钱都很难很难。 像梨花村这种,家家户户盖上了二层小洋楼,还都买上了小轿车的。 放眼十里八乡,梨花村是独一份。 …… “老支书,您可真是好福气呀!” “俩儿子一个比一个优秀,大孙子更是飞黄腾达,真是让人羡慕啊!” “哎呀,我要是有这么一个好孙子,现在让我死了都瞑目了。” “婉茹丫头也是好福气呀,生的儿子这么聪明伶俐,是你们老苏家的大功臣呀!” “看看我们家那个懒蛋儿媳妇,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没钱搞科研,我被迫当明星 最新章节第122章 衣锦回乡,苏老爷子宴请全村.,网址:https://wap.at55.net/401/40152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