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大军东去(2/4)

周扁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哭啼,一边哭还一边喊着,本王离不开宁大夫啊,若宁大夫死了,这叫我王室如何过得下去啊,等等,哭得如同亡国的少年天子似的,只哭得魏侯烦躁韩侯动心。

最终还是魏侯一声大喝,止住了这场悲剧,宁越便理直气壮的要求魏侯出面,而魏侯自然也答应了,于是开始一直不怎么张口的魏侯开始发话了。

一番‘激’烈的争辩之后,终于定下了韩国赔偿王室四邑,缑氏、九里、刑丘和陵观,再赔偿一万万钱。这钱自然是以周室的方孔圆钱为准,一万万钱便是五百万斤铜,韩侯能拿出这么多铜吗?

答案自然是拿不出的,把韩国所有的兵器都融了,或者把新郑所有的贵族洗劫一遍,或许才会有。这也是用重金属做货币的不足之处。

在这里,双方僵持不下,于是魏侯提了个方案,这也是列国惯用的,那就是拿布帛和粮食,来抵押钱财,同时再少部分用黄金支付,这样韩侯倒是能接受,于是又是一番谈价,毕竟一匹布帛值多少钱,不是很好界定。最终定下了黍米五千一斗,麻布六钱一匹,布帛二十钱一匹。

不过总的数目在韩侯看来,还是巨大无比,一时难以付清。于是周扁提出来一个创造‘性’意见,那便是分期付款。

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分期这一说,倒不是什么技术难度,而是没人想到而已。果然这一想法提出来后,韩侯立即便答应了,而魏侯也是两眼发光,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接下来就好办了,强势的魏侯面前,韩侯不敢再有所推卸,三方很快就将规程定了下来。四个邑在一个月内‘交’接清楚,一万万钱的货币或者货物一共分六批在三年之内‘交’付清楚,今年‘交’付两批,第一批是铜钱和布匹,一个月内送到洛阳,第二批是粮草,在秋收之后送到。

在场的除了三位君主,便都是能臣,终于抢在日头偏西前,将规程用漆笔写在了三张缟布之上,同时约定了韩国日后承认王室在洛阳的地位,并表示王室和韩国均支持魏侯为天下诸侯伯长。这三份均有三位君主和在场所有大臣的签字及画押,倒不怕日后韩侯抵赖。

签完字后,三方各自收好,宁越便开始向韩侯拱手道喜了,用宁越的话说,那便是韩国在尊王这一条正道上,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不仅洗刷了昔日的罪过,还成为了天下诸侯的表率。

在周扁的示意下,宁越更是当场表示,第二日便行文洛阳,让洛阳遣使昭告天下,向这天下所有诸侯说明自韩国攻打洛阳之后,魏侯如何襄助王室,举天下大义攻打新郑,替王室讨回公道,还有韩侯武如何知过便改,积极主动向王室沟通,愿意赔偿损失,然后在魏侯的见证下,签下盟约,还有就是王室为感谢魏侯大义,特封魏侯为伯长。

想想就让魏侯心中兴奋不已,做了这么多,不就是为了这一步么?齐桓晋文的霸业,已经就在面前了。并且还是王室主动提出的,天下可还有何人敢说道?

不仅是这,被喂饱了的王室还真是上道,在天黑后就在谈判地点举行的晚宴上,宁越代表王室想魏侯表达谢意时,直接提出了要将韩侯赔偿的一万万钱拿出一千万钱来犒劳魏军及那四国盟军,毕竟劳烦这五国动了一场兵。

不过魏侯正在兴头之上,心满意足的只以为自己是齐桓再世,又哪会真个去要王室的犒劳,再说魏军洗劫了韩国两座城池和三座小邑,收获也不小。于是魏侯当场表示,魏国的五百万钱不要了,那五百万钱还是给那四国吧,只喜得后来到场贺喜的四国统帅,一个个喜滋滋的上来冲魏侯和王室之人敬酒。

只是别人不知,魏侯也是打的好算盘,四国盟军的犒劳有人出了,作为发动者,他魏侯就有理由再不出了,既省下来钱,还喂饱了盟军。心喜之下,魏侯自斟自饮了一杯,却是天黑篝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周始皇 最新章节第二十二章 大军东去,网址:https://wap.at55.net/40/40529/304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