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女中豪杰辛宪英(1/2)
曹芳原本不喜欢这种小圈子,总觉得格局不够。
天子当放眼天下,广招人才,不能局限于乡党。
可是现在他发现,不是他不拉小圈子,小圈子就不存在。就目前而言,谯沛人的忠诚度依然是最高的,也是最可靠的。
比如他招羊祜、杜预等人不那么顺利,多少会有些矜持,招嵇喜入职却是言出法随,当场见效。
他如果刻意打压谯沛人,未必能得到其他人的忠心,却有可能招致谯沛人的怨言。
既然如此,他只能入乡随俗。
借着压制桓范、丁谧分歧的机会,他重申了谯沛人的特殊地位,并要求他们团结一致,不要被人看了笑话。
随后,他又提醒桓范、丁谧,在录用官员的时候,尽可能优先挑选家世不是那么显赫的。
这个观点,他已经对丁谧提过,现在再提,主要还是提醒桓范。
桓范年纪也大了,思维守旧,对高门大姓有些不切实际的迷信,甚至有些艳羡,希望龙亢桓氏也能变成那种顶级豪门,还想着经学传家。
龙亢桓氏就是经学世家,出过四代帝师,对经学的重视深入骨髓。
曹芳不得不给他打预防针,免得到时候大家脸上不好看。
最后,曹芳提了一点要求。
天下未定,选任官员时,要多考虑实际才干,不能只看家世、品德、名声。
这一点几乎是针对龙亢桓氏这种以经学传家、以经学入仕的家族,也是最有可能招致反对的。
但曹芳不得不提。
现在正是三国纷争的时候,不强调才干,难道天下统一了再强调才干?
更没戏。
况且桓范虽然出身儒生,经学也很有造诣,才能却一点也不弱,并不是一个只会读书的儒生。重视才能,降低对经学的要求,威胁不到他自身,还有推行的可能。
如果改革一开始就将他自己改没了,他是不太可能同意的。
朝堂之上,曹芳赞同蒋济等人的观点,只是安抚老臣而已。iquai.o
实际上,改革的事一直是他考虑的头等大事。只不过他更倾向于做,而不是说。
像夏侯玄写信给司马懿寻求支援这种事,他既没有必要做,也不会做。
干就完了。
就像他重整北军,安排马钧等人改进军械,现在又要找天师道众研制火药一样,陆续推进,却不用和任何人商量。
这是身为皇帝的优势,也是做事方式的不同。
夏侯玄名士习气太重,辩论的兴趣大于推行制度的决心,更多的时候图个嘴痛快。
——
正如曹芳预计的那样,朝会刚刚结束不久,王广就知道了朝会的内容。
得知天子有意归政三公,太尉不再是虚衔高官,而是实打实的重臣,王广立刻意识到了其中的机遇和危险。
天子做了重大让步,王凌如果再不回来,就有点不识相了。
王广第一时间写了两封信,派人紧急送往寿春。
一封给他的父亲王凌,一封给他的妻父诸葛诞。
知子莫若父,他清楚王凌执念太深,未必能听劝。可是诸葛诞不同,诸葛亮要年轻得多,也要开朗得多,或者能知道其中轻重,选择回朝任职。
如果诸葛诞能劝王凌回朝,天子绝不会亏待他。
毌丘俭即将让出的司空之位都有可能是他的。
这个机会太难得了。
——
羊耽背着手,在月光下来回踱步,不时发出一声叹息。
门一声轻响,辛宪英走了出来,在廊下站定。
“时辰不早了,别转了,休息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魏暴君 最新章节第123章 女中豪杰辛宪英,网址:https://wap.at55.net/327/32724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