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79章郑清之的困境(2/2)

~~~

王文统离开邳州后,并未走运河,而是前往海州,乘坐商船走海路抵达临安。

临安城,政事堂内,郑清之与赵范也正商讨着时局。

临安城内,传出蒙古只打赵泰,不想与南宋开战的消息,令赵泰感到紧张,也让郑清之等人意识到,蒙古又要南下了。

上次郑清之主导宋军入洛,结果损失了三万精锐,令他在临安朝堂上十分被动,朝中主和派又有了重新反扑之势。

如今郑清之的处境并不好,南宋立朝以来,主战派掌权的时间非常短暂,朝野上下主和的势力非常强大。

若是端平入洛成功,郑清之获得足够的威望,便有机会进一步清理朝中主和派,可惜的是上次入洛却失败了。

现在郑清之勉强控制临安朝廷,可是地方上的主和势力,却对他的政令阳奉阴违,让他不能动员整个宋朝的力量,去收复中原,难有多大作为。

此时在政事堂内,赵范颇为愤慨,「去岁朝廷北伐,为复中原。我之策,两淮之军,会山东之众,取归德、汴京、洛阳,光复三京。荆湖诸将,起全楚之兵,出襄阳,定南阳,西取武关,会巴蜀之军,夺西安、潼关!如此,天下震动,遗民归附,关中、中原可立定也!然荆湖、巴蜀之众,迟疑不进,大失天下之望,至两淮之兵,孤军深入,惨败于洛!吾切耻之!」

郑清之放下茶杯,「武仲勿恼!史嵩之、赵彦呐阳奉阴违,本相始料未及。当下之事,在于收复中原,建立奇功,如此本相方能得官家信任,罢免两人,再遣一二骨干之臣,执掌蜀、楚,使朝廷之令,如臂使指。届时,收复河山,还于旧都,不在话下。」

赵范闻语,却心事重重,「相公,我军据有汴京,然无巴蜀、荆州之军配合,仅以两淮诸将,无能为也!如今驻扎豫东之军,进不能取洛阳,恢复金之关河,退不能守汴京,巩固去岁战果。若蒙古兵至,怕局面堪忧啊!」

宋军收复的豫东地区,不过却难以防守。

如今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却不能进取,对于南宋来说,可以说如同鸡肋。

郑清之闻言,将端起的茶盏又重重放下,他听出了赵范,有放弃汴京的意思。

若是放弃汴京,就等于入洛之议彻底失败,等于郑清之失败,主和派必然会弹劾他。

因此虽然知道开封无险可守,但是从政治上讲,郑清之却绝对不能接受宋军放弃汴京。

郑清之不快道:「武仲,你莫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本相会继续向汴京增兵,另外会在蒙古南下之前,迫使国瑞接受朝廷招安,将山东控制在手,向北威胁河北,蒙古亦不敢轻动!」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本站已更改域名,最新域名:
本章已完成!

登基吧!大王! 最新章节第379章郑清之的困境,网址:https://wap.at55.net/316/316561/38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