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14章(2/5)

乱了,问,“谁家还能劫了咱家的和?”戚三太太说这话完全是出于自信,尽管家里不是国公府嫡支,可丈夫是三品大员,高官实差。苏白虽是探花出身,他们戚家在帝都也是难得的好人家了。

戚侍郎道,“永安侯也瞧上苏探花了,慢咱家一步而已。”

“他家大姑娘原是想说给宋侯爷次子的,看来这亲事是没成。”听说是永安侯府,戚三太太还是担了一下心,道,“幸而咱们说的早。”

戚侍郎道,“由此亦可看出苏家是守信之人。”永安侯府是有爵之家,永安侯本人也非面瓜,真要比的话,戚侍郎并不是很有自信。

戚三太太挑眉,“莫不是永安侯府还托人与苏先生提过了?”

戚侍郎笑,“打听女婿的不知凡几,也有几家不错的人家。苏先生见过咱们姑姐儿后都婉拒了,并未挑贫捡富,再做别家打算。你就放心吧,我看苏家人人品都不错。”挑女婿,女婿有本事当然重要,但,人品更重要。尤其前几年吴氏兄弟之事后,帝都豪门结亲当真的是慎之又慎,免得如宋侯爷一般,玩儿了一辈子鹰,被鹰啄了眼,给长女挑了个反贼做女婿。当然,运道来了挡都挡不住,宋侯爷本身就是个传奇人物,更要命的事,人家还生了个传奇的闺女。故此,遇着反贼也能毫发无损,之后几年,宋家更是青云之上,那位曾与反贼定亲的宋大姑娘直接正位中宫,每月初一十五,全帝都够品级的命妇都要去凤仪宫给皇后娘娘请安。

戚侍郎深有自知知明,他是没宋侯爷的本事的,他闺女自然也比不上宋皇后。人宋家被啄了眼能挺过来,他可不认为自己有那样好的运道。所以,给闺女择女婿之事上,戚侍郎极为慎重,已经细细查过苏家。苏家的确身家清白,十几年在边城赵家做女先生,就是苏先生本人,自品行上而言,亦多有令人敬佩之处。那赵家,祖祖辈辈都是边城人,赵安人就是苏先生的学生。赵安人嫁的蜀中夏家,夏文是今科进士,已被选入翰林。

一样样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戚侍郎才敢把闺女说给苏家。

戚侍郎问,“闺女嫁妆预备的如何了?”

戚三太太笑,“这个你放心,都是打她小时候就开始攒的,苏家已经把屋子收拾出来了,差人去瞧过了,极宽敞的院子,量了尺寸,这就解材打家俱。还有绸缎布匹、胭脂水粉、药材香料这些东西要现成预备的,我已命管事去采买了。再者,时兴的首饰再给姑姐儿打几样。”

戚侍郎只是一听便罢,点点头,“多跟姑姐儿说,嫁过去一定得对苏先生孝敬,女婿是个孝顺人。”

“这我能不知,早跟她说过了。”戚三太太念叨,“定亲礼穿的大衣裳已经做好了,不知苏家会请谁来下定?”苏探花本身是没的挑,就是苏先生,戚三太太也很合得来,只是一样,苏家本身实在单薄了些。世上的事,何尝十全十美过。不必人开劝,戚三太太一笑,也觉着自己太求全了。

苏家请的人,倒不是外人,只是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郑御史太太。

干这事的先要是个全福人,意思是父母儿女俱全之人,尤其,没女儿可以,是一定要有儿子的。郑太太受邀,心里也很乐意,毕竟与苏先生是边城旧相识,这又是大喜事。

郑太太特意做了身新衣衫,郑妙颖、赵长卿、夏太太,还有袁氏都一道去了。

其实仪式很简单,无非是两家交换婚书,再由郑太太这个全福人给戚姑娘插戴一二首饰便好。时人对聘礼颇多讲究,首先一项就是聘金,这倒也没有严格的规定,多有多给,少有少给罢了。但是,一般来说,男方给多少聘礼,女方会加一倍来陪嫁。像苏先生忖度着,戚家不会超过万两陪嫁,聘金便预备了2888两,另外头面首饰四套,一套金的,一套宝石的,一套白玉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欢喜记 最新章节第214章,网址:https://wap.at55.net/31/31659/21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