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九章 论文定刊(继续日万)(5/9)

存在。

为了解释反常塞曼效应以及斯特恩-盖拉赫实验的疑难,25岁的古兹密特和乌仑贝克提出了粒子自旋的概念。

这个概念最初遭遇了大量的非议和抨击。

但在被一个个项目组先后验证成功后,它迅速成为了粒子物理的一个重要参数。

当时古兹密特和乌仑贝克在四个月内,被从异端变成了物理学界的未来之光。

他俩的老师叫做艾伦菲斯特,而艾伦菲斯特又是玻尔兹曼的学生。

于是当时玻尔兹曼这一系几乎人人都在狂欢,高呼重铸玻尔兹曼荣光我辈义不容辞。

但是

谁都没想到的是。

如今快40年过去了,粒子自旋依旧没有获得诺贝尔奖。

这个成果没有得奖的原因很简单:

【】

物理学界没有更深入的现象或者数据去证明它的价值配得上诺奖。

没错。

从自旋被证明之后,它的理论几乎停滞了四十年

后来古兹密特进入了曼哈顿计划组,战争结束后四处奔波。

如今如果不是亲近的熟人,已经没多少人记得这个小老头当年也是个少年大帝了。

更重要的是

不同于好友乌伦贝克的豁达。

古兹密特始终将自己没有获得诺奖视为遗憾。

毕竟这奖项和什么鸡奖之类的相比还是有区别的,终究还是代表着学术的最高峰。

古兹密特甚至在数年后很是悲观的写下了一句话:

【因为缺少那个荣誉(诺奖),我将死不瞑目】。

而如今随着这篇论文的出现或者说随着约翰的提点。

古兹密特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这个叫做元强子的模型在宇称这部分的解释上,其实是在对粒子自旋做了一个释意!



也就是内禀角动量的数值会直接影响某些粒子的分态,也就是论文里提到的简并压力!

而有了这么个模型支撑,粒子自旋的重要性便会瞬间提高一大截。

诚然。

这篇论文一旦被证明为真,那么当年的诺奖必然会授予论文的发布者。

但另一方面。

古兹密特本就无意去争夺获奖的先后位次,他在乎的只是诺奖本身而已。

不管是三年后、五年后、还是十年后。

只要在他活着的时候能拿到诺奖,他就知足了。

况且

这种前人提出理论没被重视、但被后人某些研究而间接证明重要性并且最终获奖的例子,在诺奖历史上也不是没发生过。

比如说瓦尔特·博特获奖的符合方法。

符合法最早的发明时间是在1924年,它是最早的与逻辑门电路之一。

但直到爱德华·米尔斯·珀塞尔和菲力克斯·布罗赫发现了核磁共振在1952年获得了诺奖,瓦尔特·博特才在两年后跟着得到了这个至高荣誉。

没办法。

物理学就是如此。

很多成果在没被发现价值之前确实不够诺奖,哪怕是2023年都还必然存在着这种情况呢。

更别说这篇论文还能为《hysicalevieetters》带来大量的,这对于古兹密特而言同样是个很大的助力。

毕竟

《hysicalevieetters》才刚刚创刊两年半,如今投稿的稿件数量其实是有限的。

若非如此。

整个期刊也不会才三位外审编辑而已。

虽然暂时没有撤刊的想法,但如果这样持续下去就不好说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六百六十九章 论文定刊(继续日万),网址:https://wap.at55.net/308/308183/673_5.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