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九章 论文定刊(继续日万)(3/9)

困难了——这里的华夏科学家特指本土。

其中固然有兔子们自身不怎么与外界交流的原因,但更多的还是由于政治局势引发的学术封锁。

所以这里的困难不仅仅是指流程,还包括了一些政治影响。

以《hysicalevieetters》为例。

【】

从三年前创刊开始。

《hysicalevieetters》别说刊登华夏期刊了,连一封来自华夏本土的投稿都没收到呢。

半年前的某次学术聚会上,古兹密特还恰好遇到了其他几家期刊的主编。

当时留在海对面的李政道刚好发表了一篇场论相关的论文,相关讨论度很高。

于是大家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赵忠尧和钱五师这些同样出名的华夏人身上。

接着再聊着聊着。

话题便转到了那些华夏留学生回国后的情况或者说学术成果上。

即便是此时此刻。

古兹密特都还清晰的记得某位同仁问出【你们还有收到来自华夏的投稿吗】的时候,那一位位主编齐齐摊手的情景。

当然了。

建国后来自华夏本土的论文虽然比较少,但也不是一篇都没有。

例如在1951年。

当时已经回国的华罗庚就在《adianournalofatheatics》上,发表了一篇名为“nxoialusvernlgebraiuberield”的论文。

这也是迄今有据可考的、建国后的第一篇论文——当时的概念还没有问世,不过《adianournalofatheatics》在成立的第一时间便入了库。

再比如1954年的时候。

一位叫做aieohang的女士在《》发表了一篇【extforreea】的论文。

从标题就不难看出。

这篇论文带着一定的政治色彩——还不是抹黑华夏的那种。

可惜的是。

由于o三大核心数据库中早期的文献记录存在严重的地址缺失问题,导致1972年之前的很多论文都没法找到归属机构。

因此这位aieohang的具体身份一直以来都众说纷纭。

有些说法表示这位是协和医院的王珊林女士,燕京大学本科、海对面硕士毕业,发论文的时候正在协和医院工作。

还有人则认为这是魔都二院(当时叫做魔都医院)的王葵医生,同样也有比较详实的证据。

具体以上哪种说法正确就恐怕只有论文作者本人知晓了,毕竟短期内数据库基本上没啥修复的可能性



视线再回归现实。

总而言之。

眼下这个时期虽然学术封锁较为严格,一年到头都可能看不到一两篇华夏论文。

但从政策上来说,海对面并没有在明面上完全限制华夏论文的发布。

否则古兹密特也就不需要讨论发表论文的必要性了。

过了片刻。

约翰先生用无名指撩了撩稀疏的头发,主动做出了表态:

“古兹密特先生,我觉得这篇论文可以发。”

古兹密特转头看向了约翰,摆出了倾听状。

约翰则很快竖起了一根指头,解释道:

“首先,目前联邦没有任何政府单位命令禁止刊登来自华夏的论文,这一点算是规则上的兜底。”

“也就是不管论文会引发多大的波澜,它造成的影响都只会被限制在规则之内。”

“最坏的结果就是在后续的期刊里删除这篇论文,然后咱们再被的米勒先生给喷个狗血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走进不科学 最新章节第六百六十九章 论文定刊(继续日万),网址:https://wap.at55.net/308/308183/673_3.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