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3章 难进府衙门(1/2)

张五郎求来了救民的甘霖,楚王大喜,和张五郎并肩出王宫,看望雨后的喜乐情景。

河里浊浪翻腾,田里也是水盈盈的。农夫们天不亮就到了田野里,处处田垅里都是欢乐的吆喝耕牛的声音。有些人很担心的说:“和往年比,今年迟了一个月,只怕秋天收成太差了。”

楚王正和张五即到田垅里巡视,楚王问张五即:“这又如何是好,民心还是不稳呀。”

张五即就对农夫们说:“天旱不为迟。到了秋天,我会再次祈求苍天不来寒露,大家就放心耕种好了。”

大家听了欢欢喜喜,谢天谢地,都按照五即的意思,尽快把他的话告诉所有的人,传的越远越多越好。

楚王见民心已经安定下来了,心中大喜,在第三天就大摆筵席,各位大夫都出席了这场庆功大宴。

酒过三巡,楚王宣布,封张五即为上大夫,统领郴州一应事物。辖九万八千户,三十九万子民。

楚王还对诸位大夫说:“张五即为五月初五日午时上刻出生的。为了表彰他的伟大的功绩,决定全国定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因为端午节和张五即同音又通义,特赐张五即名为张五郎。这样就不会把人名和喜庆节日的名字混为一谈了。”

诸位大夫拍手祝贺,张五即也拜谢楚王赐名之大恩。

只是,王朝中的大臣们那里知道,紫虚孝君早就在即字上滴了一点浓墨。早就叫做张五郎了。

端午节很快就传遍了楚国,继而传遍了中华神州,成了一个的大大的隆重的节日。而且楚王还把包牛角粽子,比赛龙船等等活动都安排在端午节。

天下事情,有许多是互相吻合的。紫虚孝君早就为五即改名为五郎了,这次,楚王又给他改名为张五郎,真是不谋而合。

虽然改名的目的原因确实是各有不同,但是就殊途同归,同是为他改为张五郎。

楚王视张五郎为心腹,一有大事就与他商议。

一日,楚王把张五郎召入密室,说了他那天倒立时看到情况,非常担忧地说:“郴州地带,雾岚瘴气多,妖魔鬼怪多,望你恪尽职守,保住楚国的平安。”

楚王也非常想知道张五郎那天倒立在神坛上看到西北两方的情况,因为律令大神再三嘱咐,天机不可泄露,所以今天特地在密室相见,以防另外有人知情。

这间密室,关上门,没有窗子,是吊脚楼。在这样的密室谈话,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就不会违反了律令大神的天机不可泄露的旨意。

张五郎说那天他看到西北两方的诡异情景,而且他也想了好几天了,没有理出一点头绪来。

楚王想了很久,毕竟为王多年,见多识广,而且楚王幼年勤于学习,读书破万卷。

他想了一会儿,就对张五郎说:“爱卿,有了。三个人胯下夹着一根木头,是个字,是个秦字。看来,远则数百年,快则数十年,这天下可能是秦王的了。”

五郎就说:“秦地到楚国,虽然不远,但是山河险要,关隘阻隔,也不是一时半刻来得了的。更加重要的是,大王体恤民情,深得民心。就是秦国再强大,也无法获得楚国的民心,无法在楚国站稳脚跟的。”

楚王长叹一声:“天机难测呀。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张五郎在王宫耽搁了半个月,就辞别楚王,要单身去郴州上任了。楚王赐给他的随从和车马仪仗,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他第一站就是出洞庭,进湖湘。到了家乡,看到田地里的庄稼生长茂盛,就没有回家看看,直接去了郴州。

沿途上,他看到了楚国人都能够安心农牧,都在盛赞楚王找来了一个有着大本事的上大夫,大家都说从此可以过好日子了。

张五郎心里很高兴,但是他知道,前头绝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梅山精英传 最新章节第83章 难进府衙门,网址:https://wap.at55.net/250/250855/83.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