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三章 大舅哥(2/3)

。。。

许州西城门,朝阳日出,阳光暖人。昨日荒无人烟的城门,如今已是城门大开,人流来往不绝。城门外,露宿野外的百姓睁开朦胧的睡眼,席地而坐,和自己的妻儿父母聊着天,眼神时不时的来回眺望着远方。

俞知府躺在舒适宽敞的大帐蓬里打着鼾,一个家仆小心翼翼的走进来,轻声唤道:“老爷。老爷。老爷。”

无奈俞知府睡得太死,纹丝未动,家仆深吸了口气,走过去一边推着他肥胖的身躯,一边喊着他。俞知府被他吵醒,怒道:“什么事?!”

家仆急忙趴在地上:“老爷,天亮了。”

“嗯?”

俞知府从床上站起来,走出帐篷,刺眼的阳光让他的脑袋瞬间从朦胧中清醒。

“太平军怎么还没来,不是说半夜的吗?莫非被骗了?”

家仆说道:“鲍公子的仆人回来了,他说太平军今早就会到许州。”

“什么时候的事?”

“半夜四更,您已经睡着了所以没有告诉你。”

俞知府听后,烦躁地看着外面,眼前嘈杂的的情况让他更加焦躁。家仆小心询问:“我们还等太平军吗?”

俞知府闻言怒目圆睁:“当然等!难道现在带着老婆孩子跑吗?!”

“是是是,小的多嘴。”家仆抬头看着他说道:“可是给这些百姓的粥只够一晚上的,现在已经没有了。”

俞知府揉了揉头,叹气着对他挥了下手:“去府里找账房拿钱买粥吧。”

“诶,小的遵命。”听见他这么一说,家仆如蒙大赦连忙退了出去。

俞知府恶狠狠地看着那几个自己叫人搭建起来对的粥铺,虽然现在没有在施舍粥,但是门口却已经聚集起了一群饥肠饿肚的难民。俞知府看着他们脏兮兮地样子骂道:“贱民!哼。”说着他扭头走回帐篷。

昨日鲍予官走后,俞知府和杜通判就已经联合许州城中非富即贵的大人们开了个会,除了其中的一部分死活不愿意留在许州,要带着自己的人走之外。其余的大部分都不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出城,害怕碰上太平军和流寇。为了迎接太平军,俞知府真觉得自己已经是煞费苦心。他宣告全城,明日将献城太平军,可是全城百姓还是足不出户,大街和城外一片冷清。

为了让百姓积极到城外迎接太平军,给太平军一个好印象,俞知府就向这城中的商人和官员收了不少银子,用于在城外搭建粥铺,和迎接太平军的种种经费。这些大富人家和贪官都不想在这当头惹太平军这个祖宗生气,所以怀着破财免灾的心态都捐得不少。

俞知府和杜通判当然大公无私地将其中一部分揣进了自己的腰包。其他的他们精打细算,够城外难民喝粥,再送太平军些金银珠宝。对他们来说,这钱赚的太容易。

可是没想到这城里的贫民太多,加之这段日子河南背井离乡的难民成群,免费发粥的事情一传十十传百,昨晚难民潮就差点将粥铺挤翻。这和俞知府预想的不一样,他原本和杜通判商量,觉得这城中只要吃得上饭都不会去城外排队领粥喝,现实的残酷却让他们吃惊。

可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这城中的权贵都害怕太平军一来看见这城外饥民一片,迁怒与他们,连忙又筹备了一轮粥钱。可是今天早上的粥钱,却只有从俞知府的口袋里出了,这让他觉得十分心痛。

很快,从粥铺传来沸沸扬扬的喧闹声打破了俞知府心中的宁静,他气愤地站起来。心想,如果不是为了及时迎接的话,他现在就起轿回府休息,怎么会还在这里和这些贱民混在一起。

正在这时,脑中乱糟糟的俞知府从远处听到了阵阵马蹄声,紧跟着一个衙役飞快地冲进来:“大人!长毛来了!”

俞知府闻言一巴掌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清朝做军阀 最新章节第五十三章 大舅哥,网址:https://wap.at55.net/238/238437/52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