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4章 无事(2/3)

剿匪,整得是鸡飞狗跳的。成了亲得了长子尹赟之后更是一头扎进军营,过年都不见得能回来一次。如今沐王府,只有瑞老太妃、沐王妃、尹赟这三个正经主子。今上登基之后把当年沐王军改成了十万平西军,沐王却没要封地,言明只想在能动弹的时候打仗,不能动弹的时候回京荣养。

要说这今上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二皇子去沐王手下的平西军中历练,却不让尹赟跟着,只让顾锋随行。转头又跟尹赟说,这个边关辛苦,哥怕你出去不习惯,再加上沐王府就你一个,世子的地位不可撼动,可也人丁单薄。赶紧成亲吧。尹赟打蛇随棍上,马上说求皇兄赐婚结果几天后,尹赟得了个工部的闲职,每日上午去应名点卯,最多一个时辰便出来了。赐婚皇上大约是忘了,尹赟大约也志不在此。如今家中通房妾室一概没有。

不过这位爷日子过得相当滋润了,每日点卯之后,从工部晃出来,先吃“早午饭”,然后从董伯手里接过那名叫“如意”的金刚鹦鹉,开始满平安京溜达,犄角旮旯地四下里找着听歌,听曲儿,听说书,看新鲜,看热闹,看美人儿,纨绔极了。

早先尹赟也来找过安韶华几次,可安韶华却是个于公事上再认真不过的性子,恨不得日日宿在刑部,总想着把案子一次都办完。尹赟好说歹说,软硬兼施,竟一次都叫不出去。两三次之后,尹赟也就不来了。只有不当值的时候碰上了,两人才坐一会儿。

话说那头二皇子与顾锋自打去了军中,便很少跟安韶华联系,顾锋也狠心,只给顾銛送过两回礼,一次是剿了伙路匪,救下了南北商行的一批货,人家要答谢,顾锋给了顾銛的名帖。还有一次,是安韶华中了探花,二皇子从西疆弄了几车上好的玉料和药材当贺礼,一路吹吹打打送进了侯府。除此之外竟是连个口信都没传过的。

安韶华只听沈翎说过,二皇子跟顾锋在军中颇有建树,时常有捷报传来,安韶华每当此时就是欢喜又无奈。安韶华自己出身武家却并未从军。安家已有大哥从军,安韶华出生之时就注定不能驰骋沙场了。

沈翎是已经告老的沈相嫡长孙,如今在文华殿任职,品级不详,沈翎没说过,安韶华也没问。品级不重要,文华殿,实打实的天子近臣。这几个伴读,如今最好的还是这沈大公子。这么说来,从前安韶华跟顾銛好的时候,安韶华跟沈翎走的也很近的。当时顾銛就说过,他们四个伴读短时间内,只有沈翎能有点儿发展。后来顾銛刚搬去二门还我读书处那段日子,沈翎来过两次,安韶华当时正冷着顾銛,自然也听不得别人三句话不离顾銛。一来二去,沈翎也不怎么跟安韶华来往了。

正有一搭没一搭地想着,福贵上前来,问“爷,中午是回府吃,还是去找哪位爷一起吃”

被福贵这么一问,安韶华也愣住了。他看了看前面,正是那“悠然居”,也就是那讲六扇门故事的茶楼。安韶华进去,挑了个好地方,转头吩咐福贵,回去告诉顾銛一声,今晚他要宿在还我读书处。

福贵还想说什么,安韶华摆了摆手让他下去了。

这厢说书先生说到,那右使追这个白影在荒野上飞奔,跑着跑着,白影就不见了,四下找了也找不到。旁边的口技先生也没闲着,风声,脚步声,远处的狼嚎狗叫,右使四处用剑刺探时的金石之声。

讲到情节紧张处,偌大一个茶楼众人屏息,落针可闻。连安韶华都挺得入了神,福贵什么时候过来的都不知道。

还我读书处这边,福贵喜滋滋得传完话,告了罪就走了。欢喜欢蹦乱跳跑前跑后的安排,顾銛的衣服、沐浴、熏香,房间的铺盖欢喜只扫了一眼,就领了牌子带着冯嬷嬷去领新的。

顾銛站在院中,无端的,有些慌乱。福贵说的婉转,但是意思很明确了。今晚安韶华会来,会住在这里,目的很明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嫡妻为男 最新章节第14章 无事,网址:https://wap.at55.net/238/238436/14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