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念旧之人(1/2)
牧遥站在圣翎殿外,望着偌大的殿前长庭,灯由地面起,光耀百丈高。
今日早朝,翎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废黜护国公之名号,“护国公府”变为瑜府,太史瑜禁足府内,由禁军每日看管。朝臣们都看得出来,距离太史瑜下狱的日子可以掰着手指头数了。
与此同时,牧遥封“三府将军”,一人名叫杨麓,出自太史瑜麾下,牧遥拉拢此人已久。无论当年平潇还是抵御栾国之时,此人战功颇丰。
另二人五十多岁,皆来自禁军,为青苍沚所引荐,二十多年前随翎王征战四方,更是当年牧火城的护军主将,一人名叫戚红珠、一人名叫陶叶。
青苍沚虽为白马斋之首,其责多为随身护佑翎王,真正在军旅打出名堂的乃是这二人。
这三位封府将军各司其职,杨麓主护王畿,戚红珠主东、陶叶主北,三人麾下足足一百五十万大军。
翎国强兵壮马,牧遥羽翼已丰,惟一让他不安宁的只有北境之事了,好在那位火旗王一直被他留在圣翎城。
北炎称臣之后,事情远远不是北炎人所以为的那样。翎国日日款待毕达呼,他想做什么便做什么,除了回北炎。
牧遥根本不担心把毕达呼逼急,他甚至希望那一天早些到来,他巴不得红衣铁骑一路南下,替自己收拾了北境军。而以现在的翎国实力,北炎想像之前那样一路逼近圣翎城,根本就是春秋大梦。
再来这么一次,翎国足以彻底灭了北炎。若把六合比作天之子嗣,北炎一定是那个最悲惨的孩子,先被大猷一路猛打,寄在栾国篱下,本以为能够复仇却被栾国抛弃。现在向翎国称臣,自己的王却与人质没有区别,天地之大、六合之广,找不到一个愿意接济他的人。
一头红发、一袭红衣之人,缓缓走向牧遥。
前庭的灯耀在毕达呼的脸上,古铜色的面庞尽显倦怠,不复从前气场,他知道此来只需听话便好。
在他看来,那光刺眼、那光灼人,甚至带着令人作呕的气味。当然,它更充满狡黠与善变,就像他认识的每一个大雍人。
“臣毕达呼,参见王上。”双膝跪地,行大雍礼,红袍伏地,扫去一片冰花。
牧遥双手入袖,“火旗王可是念旧之人?”
毕达呼深皱眉头,内心陡然掀起几分火气,每次见牧遥,他都是这般阴阳怪气,但凡能有一丝退路,就算用手也要撕了这个虚伪的小人。
“王上想问什么?”
“近来多梦,许多故人萦绕难解,突然发觉一心社稷太久,忽略许多人的安危处境。”
毕达呼紧攥双拳,“王上能说得更明白些吗?”
不明为何,牧遥忽然笑了出来,他竟然张开双臂,不知在迎接着什么。
“你该想的到啊,我那牧勋兄长,可是还在北炎?”
“牧勋!”毕达呼陡然僵住,心念电闪立时觉得牧遥这一步太毒了。
牧青主之子,已对翎国没什么威胁,但他的妙用着实有很多。最直观的就是——
杀太史瑜!
对牧遥来说,杀“护国公”不是一件易事。且不说是他一手平潇,更是抵御栾国的统帅,他的功勋无人能及一分,也是因为他才有了“承续翎王遗志”的翎国,这西土人心才能如此归拢。
只要牧勋出现,牧遥可以轻易造出一份“故君故臣”的说辞,再由牧勋之口昭之朝堂、传之天下。北境军的性质将彻底改变,只有为太史瑜扣上一顶“叛国”的帽子,才能消解天下人的疑虑。
“王上,早在大猷攻来之时,牧勋便逃去了冰原,实是不知其下落。”
牧遥渐渐眯起眼睛,“牧勋来时,便是火旗王归时,以为如何?”
毕达呼脸色不改,“能回北炎乃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谋阙 最新章节第224章 念旧之人,网址:https://wap.at55.net/238/238377/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