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零五章太子即位(1/2)

太子李亨在马嵬坡和玄宗分兵北上,渡过渭河,一路之上,草动风吹,仓皇颠沛,惊魂难定,有时候饮食也得不到堡♀一日到达平凉,李亨和李辅国等人商议下一步的去向,此时郭子仪和李光弼远在千里之外,灵武驻扎的兵力并不多。

有人来报:“关内盐池判官李涵求见!”李亨令觐见。李涵见礼完毕,拿出一张纸,道:“日前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杜鸿渐闻知殿下来到平凉,召集臣和六城水运使魏少游、节度判官崔漪、支度判官卢简金商议,对当前局势进行研判,些许浅见,请殿下斟酌。”李亨道:“尽管说来。”李涵道:“臣等以为,现在安贼谋逆,二京全部失陷,皇上南幸巴蜀,殿下在平凉招募士兵。但是平凉并非兵力聚集地,若想取得平叛胜利,必须前往朔方,召集精兵。臣等当奉殿下为帝,十天之内,聚集河西陇右的将士,和回鹊修好,北征的劲旅,集中于南面的几个城市,大兵一举,可复二京々社稷之耻,上报明主,下安苍生,亦臣子之用心,国家之大计也!”李亨大悦,问李辅国道:“如何?”李辅国带人一起跪下道:“愿奉殿下为主!”

李涵拿出一张纸,上面是杜鸿渐所拟当前的兵马招集之势,抄录的军资、器械、仓储、库物之数。李亨粗粗一看,大喜,命令即刻北上灵武。

杜鸿渐故相暹之族子℃慎行,益州长史。父鹏举,官至王友。鸿渐敏悟好学,举进士,解褐王府参军§宝末,累迁大理司直,朔方留后、支度副使、:此段抄自旧唐书,增加乐趣。得知李亨从平凉出发,带人在平凉和灵武的交界处白草顿迎接,慰劳和李亨同行的官吏和士兵。

杜鸿渐进言道:“朔方之兵乃天下精兵,灵武又是用武之地≈在回鹊求和,吐蕃依附大唐,各地郡邑没有投降安禄山的,都在坚守,等待朝廷的命令,其中虽有被贼兵占据的,也有望不日收复,殿下当重整军备,长驱直入,则逆胡必定不堪一击!”李亨深以为然。

天宝十五载756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杜鸿渐与裴冕等劝李亨顺应民意,即皇帝位,以归中外之望,李亨假意不从,众人五次上表,李亨才答应即位。

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登基后,改年号为至德,并且将当年改为至德元载,玄宗被推尊为太上皇。当天,肃宗就派使者前往四川,向太上皇报告这一消息。

这一天,李亨的内心是复杂的。多年来被人排挤陷害的太子生涯总算划上句号了,多年的对头杨国忠也已命丧马嵬,今日登基,终于可以一展愁眉,一吐怨气。但是,身处灵武,与京师相距叶,叛军已占据两京,收复失地,平叛靖乱仍任重道远。

无论怎么说,肃宗灵武即位,毕竟打出了平叛靖乱的大旗←息传到叛军占领区,极大地鼓舞了当地的抵抗运动,从政治上扭转了玄宗出逃后全国平叛战争的被动局面∴宗在大唐近乎分崩离析的严峻时刻,在灵武举起平叛的大旗,建立了大唐新的核心,给全国臣民的复兴带来了消,各地又重新点燃了报国抗敌、誓死与叛军决战的熊熊火焰。

玄宗来到成都,除了在脚关发布了一道诏书,命令各地亲王自行抗击安禄山外,再无作为】天就是和罗公远谈经论道,对杨贵妃的思念之情慢慢也变淡了。

待得快马把肃宗自行登基的消息送到,玄宗当时就呆住了,对于自己这个太上皇的身份一时适应不了∞公远道:“陛下在位日久,精力也有所衰退,不如借此机会让权于太子,自己颐养天年,平叛大业就交给太子吧。”玄宗听了罗公远的话,登时释然,想到自己在安禄山叛乱之初就打算禅位给太子,后来硬是被杨国忠等阻止了,更是心平气和,彻底接受了太上皇的身份。

玄宗心态的转变,罗公远看在眼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乱世侠影 最新章节第一百零五章太子即位,网址:https://wap.at55.net/222/222743/104.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红楼镇北公 天地造化之极 影后超大牌 修仙科学院 海贼之恶魔海军 夫人又美又飒 不灭圣尊 一人之下:我,张之维,嚣张的张 都市之终极奶爸 奉子成婚,总裁好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