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三章 屯田(1/3)

常年的战乱,使得中原地区元气大伤,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地,易子而食,这绝不是臆测。正是因为没有了活路,老百姓才会为了一口粮食,就跟着李自成造反,像是韭菜一般,割了一茬还有一茬,无穷无尽。

显然如何解决饥民,就成了顾振华最要紧的任务,不然他也像崇祯一样,陷入死亡的泥淖之中,抽不出身!

“困难有两个,第一就是粮食的nt,目前从许定国手中缴获的粮食只够十天使用,而且闻讯而来的饥民越来越多,必须有充足的粮食供应。”zhuzhudao ”猪猪岛“章节更新最快

“没有nt,十天时间足够了!”顾振华笑着说道:“许定国出卖给满清的粮食已经开始运回了,另外还有一批粮食正在筹备,两个月之内,就能有五十万担到位。除了供应军队需要之外,还能拿出三十万担救济百姓。”

“有三十万担粮食,我这心里就有谱了。”徐方笑着说道:“以工代赈,虽然bcu,可是小小的归德,工程有限,而且也不能光干活,不想着吃饭。说到底最重要的还是粮食,所有饥民当中,两成用来干工程,八成用来屯田,这个比例差不多合适。手里有粮,心中不慌啊!”

徐方笑着说道:“眼下已经错过了稻子的播种期,种水稻来不及了,我准备种番薯和土豆,成熟快,虽然不好吃,但至少顶饿。只要撑到明年开春,等到新粮种下去。一切就有转机了!”

番薯!地瓜!

顾振华原本还想充当神棍,指点一下徐方呢,没想到这位竟然先想到了。顾振华也有点小郁闷。

“徐先生,听说番薯不择土地,产量不俗,是渡过饥荒年景的宝贝,你准不准备多种一些?”

徐方摇了摇头:“国公爷,番薯和地瓜在大明早有种植,万历二十二年的时候。福建巡抚金学增就曾大力推广,帮着福建百姓渡过了灾年,因此这番薯又被成为金薯。其后各地都有种植。不过番薯需要种在地势较高的坡地上面,在平地上产量反而不高。而且即便以最高产量计算,还不到麦子的三分之一。”

顾振华一听这话,顿时就皱起了眉头。地瓜土豆不是公认的高产作物吗。康乾盛世不就是红薯盛世么,怎么在明末,产量反而这么低了呢?

“徐先生,按理说这平地土更肥沃,怎么产量反而上不去了呢?”

徐方苦笑了一声:“道理如此,不过在京的时候,我听传教士说过,这番薯的原产地就是山地高原。想必到了平地,反而不适应了。福建多山地。这也是金学增引种成功的原因。作物和人也一样,都有一个水土不服,我想要是培育一段时间,或许能成,只是天下烦扰,朝廷早就没有这个心思了。”

看来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啊!顾振华心里也暗暗感叹。要是番薯真的像后世的产量,大明朝命也会种的。农作物引种的确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放在农业社会,更是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的摸索实验。

明末引入的作物,结果到了康乾结出了果子,白白让鞑子捡了名声!

当然对此顾振华也没有太hode办法,只能说道:“既然如此,什么合适,就种什么吧。当然改进良种的工作也要做,徐先生,我看就聘请几位农学家过来,再加上经验丰富的老农,一起努力,争取找到番薯高产的方法。”

“说到农学家,我还真有一位朋友,他叫沈君山,是一位偏才,他向大学士徐光启请教过杂学,还跟着徐先生的弟子孙元化学过西人的历法算学。他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道德文章,敌不过柴米油盐。就因为这句话,引来了不少非议,早早的被赶出了京城,他的家就在河南南阳府的叶县,离归德不远。”

顾振华顿时来了兴趣,笑道:“我不管别的,谁能帮我种出更多的粮食,造出更hode武器,谁就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悍明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三章 屯田,网址:https://wap.at55.net/22/22454/115.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九天狂枭 修士家族 三国处处开外挂 远走高飞 医道特种兵 天麻之魔神 助攻大佬是只柠檬精 帝国总裁的逃妻 妙妙[快穿] 横推从极道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