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节(1/5)
化县热闹得多。这儿驻有张献忠的少数部队,市面秩序很好。李自成因为弟兄们在出发前吃过早饭,就带着队伍从镇外绕过,免得招摇。
当队伍在老河口以北几里远横越朝山官路时,一个香客的口音引起尚炯的注意。他停住马把香客打量一眼,看他穿一件很破的紫花布短尾巴棉袄,戴一顶在当时北方下层社会中流行了短短几年的一种帽,帽檐低得遮住眉毛,使别人看不清他的脸孔,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帽子叫做“不认亲”。特别引起尚炯注意的是,在当时一般人的大襟扣子都是向右扣,只有宝丰、郏县和卢氏一带山里人的大襟向左扣,保留着上古某些民族“左衽”的遗风。看见这种服装,一种同乡的感情从医生的心头上油然而生,便在马上堆着笑容问:
“老乡,贵处可是宝丰一带”
“不敢,地方就是宝丰。”香客恭敬地站住回答,因为知道是同乡,也不怎么害怕。
“我是卢氏人,”尚炯,“咱们相离不远。”
“那可是不远,近同乡哩”香客笑着。
“咱那一带灾荒怎么样”
“唉,大灾啊,不能提啦”
香客简单地把家乡的灾荒情形了,但他比起南阳府十三州县来还轻一些,就怕明年春天会要饿死不少人。尚炯啧啧地叹息两声,又问:
“宝丰县有一位牛举人你可知道”
“知道。知道。”
“他如今可在宝丰”
“听人们他在几个月前进京了,怕没有回来吧。”
“进京了进京做什么”
“听是为打官司的事。”
“打什么官司同谁打官司”
香客看他问得这么关心,知道这人同牛举人不是泛泛的交情。可是他实在回答不了他的问题,只好抱歉地喃喃:
“咱,咱是乡下庄稼人,不清楚城里的事。咱的邻村有牛举人的一家佃户,咱只是听一个荒信儿,没有多打听。”
尚炯不再问下去,对香客笑一笑,鞭子一扬,继续赶路。
当他同香客话的时候,李自成也停下来,听他们话。这时他在马上回过头来问:
“子明,你打听一位什么牛举人”
“啊,这是我的一位老朋友,极有学问,极有作为,可惜时运不佳,困守家园,不得一展抱负”
自成连忙问:“什么名字”
尚炯把缰绳轻轻一提,使他的马紧跑几步,同闯王并马而行,然后:
“此人姓牛名金星,字启东,原籍卢氏,寄居宝丰,他是大启丁卯1举人,一次会试不售,原来也不屑于再去搞八股这一套无用东西,倒是很留意经济2,对于天下山川形势,古今治乱之理,了若指掌,我同他是少年同窗,自幼就对他十分敬佩,所以每遇到那一带同乡,总想打听他的消息。”
1大启丁卯明熹宗天启七年,公元162年。
2经济古人所的经济指“经邦济世”的学问。经济的学问就是治理国家的学问,关于国计民生的学问。
闯王又问:“这么,定是一位有真才实学的人了”
“确实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人物。我们是孩提之交,深知他少有大志,胸富韬略,读书极博。”
自成感慨他:“像这样的人才反而常常不能为朝廷所用,埋没一生,不得展其所学”
“牛启东素不喜章句之学,认为那是腐儒伪装道学的幌子,驵侩谋求功名利禄的阶梯,无关乎国计民生。加上倜悦不羁,嫉恶如仇,因此不谐于俗,一肚皮经邦济世的学问无人赏识,无处施展。”
“多大年纪”
“他中举的那一年是二十九岁,如今正是不惑之年。”
闯王频频点头,没再做声。他本有把天下英雄人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自成 最新章节第36节,网址:https://wap.at55.net/21/21920/36.html
我在阴魂客栈当掌柜那些年
提尔年代记
隐居三年,出狱即无敌
提尔年代记
重生之篮球战场指挥家
四合院:满院禽兽都死远点,滚
妻控
大道问鼎
唯道永恒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