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八十五章 太学生(1/2)

酒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是情感从来最为有效的兴奋剂。它成就了文麒与孙坚的意气相投、成就了孙策与甘宁的生死之交。

文麒在醉酒的时候,提醒孙坚别与董卓过不去,提醒孙坚别相信袁术,提醒孙坚逢林莫入,黄祖将是他的克星(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死)…….

孙坚望着文麒诚挚的眼睛,听着这些语无伦次的话,心里虽然感动却也以为他这个同乡小老弟是真的喝醉了。二人再喝几杯,直接就都趴在了地上。

…….

日上三竿,文麒才从醉酒的迷梦中醒来。醒来之后,却哪里还见得到孙坚和孙策等人,一问方才知道三人一早便已经去向司空张温报到,此时恐怕已经率军出了洛阳城,远征西羌去了。

“主公!城内出大事了!”

皇甫平一早便起身,出外打探关于焦征羌的消息去了,他没有查到焦征羌,倒在城内遇到一桩事,没敢耽搁,立刻打马回来报知文麒。却是洛阳城内的太学生,磕跪在宫门之外,要求惩办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

太学,始建于西汉汉武时期。汉武帝罢黜百家定儒一尊之后,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始在长安建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置博士弟子五十名。汉元帝时博士弟子达千人,汉成帝时增至三千人,到王莽时期则更盛,人数已达一万余人。

东汉太学之兴盛丝毫不逊于西汉。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汉光武帝刘秀在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兴建太学。后来汉明帝刘庄还到太学行礼讲经。汉顺帝永建元年(126),对太学进行了重修和扩建,费一年时间,用工徒十一万二千人,建成两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就连荒淫的汉灵帝也是非常重视太学,他为了刊正经书文字,特旨下令刻成有名的《熹平石经》,树立于太学门外。

此时太学生骚乱,而且聚众磕跪于宫门之外,已然可以算得上震动天下清流的大事。

文麒等三人赶到宫门前,远远策马立定,但见三四百太学生,齐齐跪倒在地,而正中这人却是一垂垂老者。皇甫平告诉文麒,那老者正是十年前名动天下的李膺,那是天下儒生之领袖。

当时天下士子不忿宦官统治,常起攻之。二十年前,就是李膺领着众太学生反对张让,而被党锢,终身不得再入朝为官,其弟子家人也是也被连坐而不得入朝为官。李膺一被党锢,虽然在仕途上绝无前途,但是他清正忠直的名声就大扬于天下。

太学生们就都非常推崇正直官僚李膺、陈蕃等人,评论说:‘;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以颂扬他们的节操。此外,还给一些反宦官集团的著名人士加以‘;三君‘;(窦武、陈蕃、王淑)、‘;八俊‘;(李膺、杜密等八人)、‘;八顾‘;、‘;八及‘;等雅号。

不想李膺二十载过去后,年已经六旬,依旧直心未改,竟毅然率领一众太学生,反抗宦官专政。他们要求汉灵帝刘宏,惩办张让等引发汉末黄巾叛乱的元凶。

在一众士子之前,整齐地堆放了四十六块大碑石、分别为《鲁诗》、《尚书》、《周易》、《春秋》、《公羊传》、《仪礼》、《论语》等七经,这就是著名的《熹平石经》。

熹平石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碑石立于洛都城南门外太学讲堂前。灵帝熹平四年,古典经籍等误谬当时甚多,蔡邕等因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汉灵帝喜好那华词诗赋,欲效仿章帝定《白虎通义》,传名于身后,于是特旨诏允。邕亲自书丹于碑,镌刻后立于太学门外,碑凡四十六块.石经立后,果然名动一时,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塞满整个南大门。

熹平石经的刊刻在当时甚至于千年之后都是意味着不朽的功业,也是汉灵帝一生传于世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天命三国 最新章节第八十五章 太学生,网址:https://wap.at55.net/209/209539/86.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