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41回:消息一个接一个(1/3)

( ) 凤染伸颈衔住隋御的长指,她眸色里浸着笑意,这一刻已盼了太久。

隋御俯身靠近,盯向她闪烁的瞳仁,说:“今儿一早,急递刚刚送抵锦县驿馆。驿使片刻都没敢耽误,立马派送到边军大营里。拖欠边军一年多的军饷补了五成,军粮先运来五万石,余下部分分摊到盛州州府身上,责令知州三月内陆续补齐。”

凤染张口向旁偏头,怎料隋御根本不往外抽手指,还使坏地在她嘴里搅了搅,弄得她都不知该把舌叶放在何处才好。

“我让你咬个够。”

凤染挥臂将他推开,隋御蜷出手指,却又在她的朱唇上抹了两下。

“坏胚子!”凤染面上一团绯色,隋御的胆子越发大起来,青天白日的就敢这么撩拨她。

隋御侧身环住她的腰肢,下颌抵在她的肩骨上,笑道:“虽然只要回来一半儿,但咱们拖欠各家大户的粮食可以归还干净了。至于和盛州之间少不得一顿扯皮,咱们只能兵来将挡了。”

“由此证明,侯爷之前的判断皆正确。缓过这口气,再往前探路,就能轻松一点。”凤染背靠在他的胸膛里,笑吟吟地说。

且说这个消息很快在边军里传开,康镇长长地舒一口气。累日高强度地巡防,总是临深履薄,雒都朝廷的信誉在他这里早已用尽。一众军士们总算可以过个好年,再轮值巡防时便更加尽心尽职了。

东野刚逼宫兵变那几日,沿赤虎关一带的边界上,常常能发现流民、流寇的踪迹。但康镇的防御措施做的极其缜密,几乎没让一个野夷得逞。久而久之,往锦县这边涌动的难潮已渐渐消散。

康镇见此,又派出探马再前去打探赤虎邑内况。方知狄氏从丹郡打进赤虎邑以后,先是对外隐瞒逼宫事实,只道东野皇宫不慎走水,国主凌澈和小郡主凌恬儿罹难火海,老国师、郎雀、松针等人为救国主不幸丧命。

在国主弥留之际,将国主之位传给二郡马狄真。国主尸身仅停灵了三日,就草草葬入陵墓。并借口国不能一日无君,已然登基上位,成为东野国的新一任国主。

这一切都像是预演好的,做起来得心应手,以至于大部分中下层官员根本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就更别说底下泱泱百姓。至于那些跟丹郡交好的族帐,更是高举拥立旗帜,替狄氏在前扫平众多阻碍之声。

狄氏为了巩固在赤虎邑的统治,不惜花费大笔银两,以此改善赤虎邑的饥荒境遇。以至于几位枢密使的立场都开始不坚定了,狄氏有备而来,虽然上位之路教人诟病,但狄氏确确实实为赤虎邑解决了眼下难题。

探马带回来诸多消息,康镇和一众将领在营帐里分析剖判。忽听外面通传来报,东野那边派驿者过来递奏疏,是向北黎皇帝报备东野换了新国主。

这是重要急递,康镇不敢怠慢半分,接过之后便钦点副将送到县上官驿,挂六百里加急发送雒都礼部。

这意味着东野正是对外公布新国主,凌澈已然成为过去时。好在不管狄真报以什么心态,截止到目前为止,他还是选择向北黎称臣,没有马上和北黎撕破脸,藩属国和宗主国的关系依然存在。

康镇处理完军务,抽空来到建晟侯府。一来向隋御致谢,边军总算渡过大难关,二来也把东野内况讲了讲。东野突如其来的变故,亦把他们的步伐打乱了。

“凌澈和那小郡主真的死了么?这手足相杀真是快刀斩乱麻,才短短几日的时间呐!”康镇不解地摇头,眼神时不时往窗外瞟去。

关于凌澈一行人就窝藏在侯府里的实情,还不能够对康镇讲明,他知道了反而是件坏事,还得给他增加不必要的负担。

隋御坐在紫檀大案前,一手支额,说:“我的人探得的消息跟你一样,再深入的内况便不得而知了。甭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穿书后我推倒了暴躁男二 最新章节第241回:消息一个接一个,网址:https://wap.at55.net/208/208230/241.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