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六章 朋友(2/4)

起努力,才能把家族发展得好。

他接着又问:“二哥,你说肥皂和花香精油的事情,我们该怎么处理?”

徐东升道:“现在先别着急跟别人说,回去之后我们先做好准备,货物到了之后,我们再开始卖吧。”

徐东升的方式中规中矩,和徐东平想的不一样。

徐东平想着声势不妨闹大一点,让徐家的声名彻底打开,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么两种商品。

不过哥哥说的也是。

肥皂和花香精油虽然现在非常火爆,但万一之后就不行了呢?

或者是到处都出现了它们的仿造品,从而没有那么吃香了呢?

如果贸贸然的高调,反而会让人笑话。

第一次做,还是稳当一点的好。

……

谈过事情,两兄弟休息了一会儿,便赶着去了皇宫。

皇帝为了太后的寿辰,一口气办了三天三夜的寿宴,大家伙儿都要去捧场才行。

也不仅仅是达官贵人们得好处。

昨天两人还没进京城的时候,就看见到处有内务府的小官儿率领着衙役们,发放礼物给每家每户。

他们只发放一样东西,那便是寿喜包,里面有一包一斤的盐、一包半斤糖渍果脯以及一丈红布。

盐是每家每户必须要吃的东西,糖渍果脯老人和小孩都可以吃,一丈红布则是3.3米,拿来给一个大人做一套衣裳,也是完全够了,节约一点的话说不定妈妈和孩子各一套都行。

吃的和穿的都给发了,这便是泼天一样的恩德了。

像这样的恩德,也就是在太后五十、六十寿辰的时候才有过,没想到现在又有了。

于是民众们都期待着太后每年过一次这样的寿辰,那该多好呀。

他们倒是收礼物收得高兴。

却不知道内务府耗费了多少的钱粮。

盐是盐务大臣直接从江南运送过来的孝敬,购买成本可以忽略不计,但中途的装运等等,却是要花钱的。

糖渍果脯更是如此。

虽然现在有钱人家经常也吃糖渍果脯,可想要做这么多的出来,不知道要消耗多少红糖、盐巴。

相比之下,布的成本倒是要低一些。

北方、江南、中部区域,到处都有织布的农家,大规模采购的话,算下来比糖渍果脯都要少一点。

但这仅仅是成本。

内务府也不大干净,一阵折腾下来,最终报上去的花费是二百万两银子。

相当于每一份寿喜包价值居然达到了一两银子上下。

这里面的水分可就不知道有多少了。

略开此事不提。

徐东升和徐东平两人来到太和殿广场时,这里早已经坐了不少人了。

戏台上讲究的是人歇、戏不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最新章节第七十六章 朋友,网址:https://wap.at55.net/208/208078/7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