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十八章 御书房谈赈灾(2/4)

到了一个给裕王当侍读的机会,而裕王就是嘉靖帝驾崩之前唯一还活着的儿子,以后的明穆宗。

凭借着这个关系,张居正才能当上首辅,并且掌控了万历前十年的所有朝政。

主持科举考试那就更加厉害了,完全是满朝大人们梦寐以求的。

单凭一个主持一届科举考试,就是一个巨大的资本。

因为你主持的那一届的所有录取学生,都会成为你的“门生”,而你就是他们的“座师”,相当于就是朝堂上的爸爸了。

像是这样的科举考试,一共有六次。

考秀才的三次:县试、府试、院(道)试。

考上了秀才,才有后来的乡试、会试、殿试。

所谓的“三元及第”,指的是后面这三个最重要的考试,这样的人在另一个世界的历史上不少。

可是能有“六元及第”的人,另一个世界却只有两个,如果非要严格来算,就只有明朝的黄观而已。

清朝的钱棨虽然也是中了六元,但他二十八岁“小三元”考上了秀才之后,要等到四十五岁才去考“大三元”。

不像是黄观,一口气接着考,连续中了六元,达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成就。

回到眼前来。

六元之中,每一元都可以有一个主持考试的座师,考生都算是他们的门生,其中最后一元便是在金銮殿上,所以皇帝就是进士的座师,进士们也可以号称“天子门生”。

可是对于主持科举考试的人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会试。

因为一旦中了会试,就会成为贡士,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朝廷的正式官员。

想一想,如果这些人以后都成长起来,成为了朝廷的中高层,那他们对你这个座师的助力大不大?

明朝的内阁首辅,基本上都是有一大批门生来撑着的,包括张居正同样如此,没有他的门生们,他的改革怎么实施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为官二十多年来,冯玉强已经主持了两届的会试,门生故吏遍布朝野,要不是他为人清高,不愿意做六部尚书或者丞相,恐怕他的权势比起当今丞相曹仪都要厉害。

有能力、够忠心还不喜欢揽权,这样的臣子,皇帝想要不喜欢都难。

……

放下了递回来的笺纸,景和帝又开始和他们继续谈事情。

“三省受水灾一事,我想让漕运衙门、盐政衙门和两大织造直接押解钱粮去救灾,你们看如何?”景和帝问道。

盐政自然是收盐税,漕运除了运送粮食之外,却也通过关卡来收税,随着漕运商贸的繁荣,这笔钱是非常可观的,占据了朝廷重税赋的八分之一左右。

而两个衙门都有截留一部分的钱财,用于平日里的修缮、整理等等。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笔余财,所以皇帝和朝廷只要没钱了,或多或少都会向他们索要一些。

迄今为止,还没有几个人敢说不给过。

凡是有敢这么说的,全都被绣衣卫缉拿回京,查出了一屁股的肮脏事,然后斩首示众,一点儿宽容都没有。

今天下午收到的四百里紧急文书,长江的云梦泽再次发洪水,两湖、江西这三个省份受灾严重,受灾人数不下三十万,十多万人被迫流离失所,急需朝廷的救助。

大康朝的两大河流,和另一个世界也是一样的,就是长江和黄河。

同样的长江黄河也是经常洪灾泛滥,造成了许多的祸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 最新章节第四十八章 御书房谈赈灾,网址:https://wap.at55.net/208/208078/4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