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35.真定之围(2/3)

处的位置虽然不在普通弓箭射程之内,但据刘钰目测,十石的大黄弩应该可以够得上。

刘秀如此暴露在强弩的威胁之下,不知道是没有注意,还是故意如此,自己顶在最前线,可以使将士们感觉到皇帝与他们一同奋战,从而提升全队的士气。以刘秀的性格判断,应该是故意如此。

一旦遭遇攻击后,刘秀还能久处险境吗?刘钰想试上一试,说不定几轮强弩过后,刘秀便会后退。只要他的大纛后退一步,那便输了一分气势。两军初战是气势之争,刘秀大军刚至,气势汹汹,全军士气十分高涨,刘钰就是要在开场打掉刘秀的气势,从而在这场攻守战中占据主动。

这次刘钰兵出井陉,因为道路狭窄,大型攻城器械没带出来,马匹也不足,所有武器中就数弩器带得最多,准备最为充分。

射声营接到皇帝的命令,立即派出一队人马,携带着四架大黄三连弩以及二十张大黄弩,布置在城头高处,专门负责狙杀刘秀。

小小的真定城中,光是羽林军就有两万三千人之多,更不用说还有当地投诚的军队以及临时征来的民夫。守城的人手足够,弩器也不缺,人员和器械都有保障。

城上的箭矢密度太大了,居高临下的强弓硬弩杀伤力极其惊人,攻击方在不断排除城外障碍,接近城墙之前就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不断有士兵中箭,扑倒在地,掉落在护城壕中,被后面的袍泽从身上踏过去。

伤亡虽然惨重,但这都是预料中的,攻城战一向是最堆人命的战争方式。刘秀虽然号称仁厚,但是作为一位马上皇帝,他的心肠早就被战场拼杀打磨得粗砺坚硬,不会因为士兵的接连赴死产生丝毫的情绪波动。

刘秀端坐马上,面色平静地看着士兵们前仆后继,不断有人倒在箭下,近侍上前谏道:“此处危险,请陛下稍退。”

刘秀大声道:“将士皆向前,朕岂能向后?传朕旨意,有敢退后者,斩!朕若退后,亦当军法从事!”

皇帝的坚定对于军心的鼓舞作用是巨大的,但是皇帝也是人,不是神,战场对于皇帝和普通士卒并不会差别对待,若是挨上一箭,皇帝也会死、会伤。

侍卫们紧张地拱卫在皇帝周围,以盾牌阻挡纷飞的弩箭。但是城上居高临下的地势,使他们即便将身前遮得密不透风,头顶上也免不了露出破绽。而今天的箭矢格外多,就在刘秀身边,他的贴身近侍不断有人中箭倒下。

侍卫们终于察觉到不对,他们皇帝周围的弩箭未免过多了些。看样子敌军把皇帝当成了一个活靶子,尽最大的力量向着这边倾泻弩矢,以期望能一击致命。

当他们回头看皇帝时,却见刘秀已下了马。高大的马匹是最显眼的目标,刘秀虽有勇气,却不是鲁莽之人,当然知道如何在战场上远离风险。

他站在当地,说道:“放牛皇帝不退,朕也绝不兵退,朕的大纛也绝不能后退一步!”

他将马鞭丢给了侍卫,命令道:“擂鼓,把所有的战鼓都擂响,以壮我军之威!”

战鼓声响起,震天动地,士兵在鼓声的催促下奋力向前,但却在漫天箭雨中寸步难行。

刘秀面上不动声色,却有些忧心忡忡,“没想到对方弩器如此厉害,这一场仗要难打了,若不能一鼓作气拿下真定,还不知要有多少伤亡。”

他凝视着城头上的皇帝大纛,仿佛看着刘钰在向着他发出嘲讽的笑,他仿佛在说:“来吧,来送死吧!”

刘秀刘钰遥遥对视,互相比拼着气势,两位皇帝的大纛从一早矗立到黄昏,直到双方都没了力气各自收兵,他们谁也不肯后退一步,为此刘秀差点中箭,而刘钰却是实实在在地挂了彩。

一枝箭擦着他的肩头飞过,留下了一条伤口,伤口有点深,鲜血流了出来,让他的肩头红了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最新章节535.真定之围,网址:https://wap.at55.net/207/207105/54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