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506.巡行太原(2/4)

态,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两人都答说不知,皇帝叹道:“都是上党的人参好啊!朕偶有些疲劳,便食用上党人参,颇有补益,以致于精神健旺,不知疲倦。”

黄长史道:“上党人参确是上等的补品,只是不易储存,多为当地人食用,在我们太原,很少能买到上党人参。”

皇帝道:“参粮官郑青已有储存人参之法,可使其数月不腐,上党人参马上便要行于天下,使万民得其利。参粮署有官员随驾在此,尔等若有兴趣,可以找他给尔等讲一讲。”

“这是大好事啊!”黄长史笑道:“陛下这么一说,臣还真想买几枝来补上一补,臣这腿脚,比之陛下差了不知有多远。”

刘钰一直记挂着为上党人参打广告,让上党一郡可借此筹集足够的军粮,可以驻留更多的士兵。他身体力行,时不时地便要宣传一下人参的益处,参粮署的随驾官员这一路已经谈成数笔大买卖了。

黄长史和王县令这些人都是为官多年,岂能听不出皇帝的话外音?

王县令心道:“怪不得有人说皇帝善理财,少府之丰饶胜过国库,果然是时时记得赚钱。”

他反应很快,立即说道:“陛下,界休毗临汾水,位于河东、上党、太原三郡交汇之处,一向是商旅云集、货物集散之地,是个极好的中转之所。臣请陛下在界休设参粮署分曹,派官员驻在此处,以助上党人参行于天下。”

皇帝听了很是高兴,对其貌不扬的王县令的顿生好感。毫无疑问,这是个头脑灵活、有法子能做事的能吏,好主意张口就来,总而言之,这小子有前途。

黄长史见王县令拔了头筹,抢先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心里多少有些发酸,连忙道:“陛下,晋阳是并州重镇,太原豪强巨商皆集于晋阳,要派参粮署官员入驻,当以晋阳为最佳。”

皇帝道:“晋阳合适,界休也不错,这两地可以都设参粮署分曹,售卖上党人参。”

一想到又要发财了,皇帝不由得在心里乐开了花。

一干人祭拜了介子推,下山回到界休城,皇帝突然问道:“王卿,朕这一路经过许多村庄,却少见炊烟,即便是用饭之时也是如此,这是为什么?难道他们不需要吃饭吗?”

界休王县令答道:“陛下,太原之风俗,为怀念先贤介子,在其去世的那个月,整整一个月不动烟火,只吃冷食。当年晋文公迁上百户人家在此地,为介子守墓,界休之民多为守墓者之后世子孙,因此这寒食之俗在界休又加了码,有的人两个月,甚至三个月一直都寒食。。。陛下一路未见炊烟,不是界休百姓穷困吃不上饭,而是为了纪念介子。”

黄长史道:“陛下,太原郡在杜太守的治理之下,教化大行,百姓敬慕贤者,甘心为其不举火,不热食。赖陛下仁德布于天下,百姓才会如此重贤。”

皇帝听了皱了皱眉头,后世的寒食节也就是个名称,许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这节日是怎么来的,现实中很少有人吃冷食过节了。没想到古人竟然一月不动烟火,天天喝冷水吃冷饭,再没有火取暖,那不得给冻病了?

也不知道这风俗是自发形成的还是官府规定的,总而言之非常地不健康,有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大的伤害。。。不就是个纪念嘛,意思到了就行了,犯得着这么认真吗?

皇帝没有理黄长史的马屁,只向着王县令问道:“王卿,寒食之月,县内民生如何?”

“陛下,每到寒食时,县内几乎不动木柴,饮食之物所需甚少,还有就是。。。生病的人多一些。”

“恐怕去世的人也多吧!”皇帝脸色已经有点不好看了,王县令没敢接茬,黄长史觉得有点不妙,他刚把寒食当成教化大行的证据推给了皇帝,没想到皇帝完全不问教化,只问民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最新章节506.巡行太原,网址:https://wap.at55.net/207/207105/51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