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63.功过之论(2/4)

安出走的性质不同,此时上林苑已不只是一个游苑那么简单,而是叛军老巢所在地。

他在这么敏感的时侯去这么敏感的地方,不管是去做什么,都会对朝廷带来政治上的不利影响。

逄安闯出长安城时皇帝很是吃惊,当时他的行为被所有人认为是叛逃。逄安在赤眉军中的地位和影响绝非贺长年所能相比,他若是谋逆,那么这次叛乱的级别会高出一个等级,搞不好会激发各地的赤眉旧部群起响应。

皇帝立即加强了对樊崇等赤眉旧人的控制,生怕他们也趁机作乱。刘钰甚至准备派出第二批人马,加大平叛力度,应付其他突发事件。

樊崇立即来到宫中觐见皇帝,当面向皇帝表示,逄少子一向忠心为国,绝不会背叛朝廷。他此次出长安,是要去劝降上林苑叛军,避免一场内战。

樊崇动情地道:“少子最是忠义,陛下对他恩义深厚,他怎么会背叛陛下呢?昨天他还和我说,这些人真是不知好歹,不晓事理。陛下如此仁德,让大家都有好日子过,为什么还要闹呢?肯定是被贺长年逆贼逼迫,不得不暂时从贼。他说他恨不得亲自去上林苑,杀了贺长年狗贼,骂醒那些糊涂蛋。陛下,臣愿以身家性命为逄太傅担保,若是他有任何背叛朝廷的举动,陛下可将臣的脑袋砍下来,挂在城门楼子上。”

刘钰下意识地抬头向外面看了一眼,他要是把老丈人的脑袋挂上去,会不会受到全体赤眉旧将的反对。

他这个政权是在赤眉军的基础上创建的,虽然他后来对赤眉军进行了整合,又吸收了豪族加入,大力招纳流民、安抚百姓,使得他对于赤眉一系的依赖性大大减轻,但是这一派的力量还是很强。

在这种争夺天下的紧要关头,刘钰绝对不会对任何一派有大的打压动作,否则很容易陷入内耗之中,让刘秀钻了空子。

逄安的冲动之举,使得朝堂上原本就对赤眉一系不满的人情绪暴发,除了张湛之外,已经有十几份上书摆在了皇帝的案头。

这些豪族世代把持着财富和文化,在阶层上与赤眉将领们完全属于不同的阵营,对于这些大字不识的泥腿子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们从内心里是瞧不起这些人的。

泥腿子们没有文化,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皇帝慢慢地将他们移出政务系统。现在能参与朝政的赤眉将领很少,但是军中仍旧有许多赤眉将领或其子弟掌握实权,因为打仗对于文化水平的要求比处理政事要低得多。

但是即便是大字不识的赤眉旧将,依然获得了很好的待遇,他们虽然没有实权,但是身居高位,很多人位居侯爵。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是长安政权保持稳定的必需成本。

说来说去,他刘钰还是被这些人推上去的,没有赤眉军就没有建世皇帝。

如今,张湛等人的上书绝不只是针对逄安一人,而是对赤眉系整体的攻击。逄安是赤眉军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特点是讲义气,重情谊,但是没规矩。

没规矩这一条,是讲究礼的儒家很难接受的一点。礼部尚书张湛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张湛在汉成帝、汉哀帝时代就担任俸禄二千石的官职。王莽当政时,历任太守、都尉,他是一个老资格。

他端庄严肃崇尚礼节,一举一动都有定规,深居家中,必定修饰仪容,即使对待妻儿,也十分地严肃。遇到乡邻,他的言谈也依旧谨慎,表情很庄重,三辅一带的人都认为他是榜样。

可是有人说张湛虚伪做作,张湛听到以后笑着说:“我确实是在做作,但别人都是为了干坏事而做作,只有我是为了向善而做作,难道不可以吗?”

这种守礼君子的模范,还是个老古董,是不可能看得上赤眉系的一群没规矩的土包子的。

本来朝中许多人看这些大老粗们身居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最新章节463.功过之论,网址:https://wap.at55.net/207/207105/471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