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85.天下粮仓(2/4)

为了争夺敖仓,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一带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刘邦失去敖仓粮食支持,便处处受制,事事不利。项羽数次侵夺汉军运粮甬道,造成汉军乏食,刘邦便只能被迫请和,答应与项羽中分天下。

项羽对敖仓不够重视,夺取荥阳之后,没有派重兵驻守,而是带大军东击彭越。郦食其称这是“天所以资汉也”,“愿足下急复进兵,收取荥阳,据敖仓之栗,塞成皋之险,杜太行之道,距飞狐之口,守白马之津,以示诸侯效实形制之势,则天下知所归矣。”

刘邦听了他的建议,趁项羽东进之机,率领大军渡过黄河,收取荣阳,据敖仓之粟。之后楚汉对峙,刘邦军可以饱食,项羽军却只能饿肚子,逐渐陷入绝境,终于一败而丧身失国。

汉景帝时,吴楚七国叛乱,有桓将军向吴王建议:“吴多步兵,利险;汉多车骑,利平地。愿大王所过城不下,直去疾西,据洛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无入关,天下固已定矣。”

让他不必拘于一城一地的得失,急速进兵,占据洛阳,就食敖仓,则天下可定。吴王没有采纳他的建议,非要和梁王刘武较劲,大军顿于睢阳城下,围攻三个月,没有攻下睢阳,却被周亚夫断了后方粮道,一下子全军崩溃。

反观周亚夫,一开始就目标明确,急趋洛阳,占据荥阳敖仓,吃着粮食看吴梁大决战。之后偷偷派兵断绝叛军粮道,等吴军饿得不行,吴梁双方耗得差不多了,再给以雷霆一击,一战而定天下。

两国交战,拼的就是后勤,就是粮草,这也是为什么不会打仗的萧何名列汉初功臣第一的原因。因为他在汉中为刘邦源源不断地输送士兵和粮草,保证了前方的供应。

刘秀作为军事大家,当然知道敖仓的重要性,据有敖仓,便能在洛阳一带的对峙中占有上风。因为洛阳军粮一向由关中供给,补给线很长,建世汉军的后勤消耗要比建武汉军大得多。

刘钰或许没有刘秀懂军事,但是他是历史通啊!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书上写得明明白白,荥阳这个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那他必须要去争。

争夺敖仓的关键就在虎牢成皋两关。

本来虎牢与成皋两关相对,是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牢牢保护着背后的荥阳敖仓。因为虎牢关的失守,建武汉防线后缩。强弩将军陈俊顶在第一线,守卫着成皋关。在他的背后,沿汜水河构筑有第二道防线,征虏将军祭遵坐镇荥阳,总督这条防线。

自从皇帝刘钰到了洛阳,刘秀不断向荥阳和成皋增兵,河南一带风声鹤唳。青徐二州之兵,纷纷东进河南,幽冀之兵亦有南下,各路军马云集荥阳,拉开架势,仿佛要与建世汉军来一场大决战。

兵马虽云集于此,刘秀却依然以守为主,陈俊在成皋第一线,就像是一个前哨监视站,主要起到警戒的作用。

如今虎牢关大军出动,陈俊立即将消息传到后方,同时开关出兵,准备迎战。

虎牢关汉军开始前进,经过惯常的弩箭对射,双方开始短兵相接。

一接战之下,陈俊大吃一惊,对方军队与平时任尚之兵大不相同,阵线整齐,军纪严明,士卒一排排如墙而进,成皋军不能阻挡。

陈俊亲自率军出战,身先士卒,关上鼓声大作,城上强弩助阵,成皋军士气大振,勉强顶住了虎牢军的进攻。

等到了午后,双方各自收兵休息。

陈俊知道这次洛阳方面是动了真格的,成皋关将面临极大的压力,他下令全军退守关内,依靠关城之险固,与敌周旋。

成皋若能守住,自然万事不愁,若是守不住,后面还有汜水防线,事态也不至于绝望。但成皋方面拖得越久,后面的防守准备自然就会越充分。

陈俊根本就没想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牛吏之帝王崛起 最新章节385.天下粮仓,网址:https://wap.at55.net/207/207105/392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