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098章 殿试比武(2/3)

。”

正合我意啊。

所以,到底是谁的格局小了呢?

吴彦答应了下来。

而僧格林沁也没有不满吴彦的格局小,他最喜欢的就是纯粹的武夫了。

很快,殿试就开始了。

殿试的地点并不是在真正的殿中,也不是一天就能够搞定的。

《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科》:“﹝嘉庆十九年谕﹞本科武殿试,朕於十月十八日御紫光阁阅视马步箭。十九日在景运门外御箭亭阅视弓刀石,回宫后带领引见。二十日升殿传胪。”

马步箭考的是骑射和步射,弓刀石考的是开弓之力,武将不仅需要善射,还需要看能开几石弓,这和射程有关系。而刀也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刀法,而是类似于青龙偃月刀一样马上作战的武器,西方列强都开始考验枪法的时候,这边还在骑马砍杀……

石考的也是力量,简而言之就是举重,有不同重量的石锁,正常考试中最重的是三百斤,之后是两百五十斤和两百斤。

弓刀石也叫技勇,清代武举有过不考的时候,毕竟武将其实并不需要自己能打,指挥作战才是王道。而且,清代管控兵器很严格,普通百姓家里没有弓箭刀枪,又怎么练习然后参加考武举试呢?

前几项考试,吴彦都没什么问题。

射箭的本质也是射,而吴彦有高级射击精通的技能,再加上越来越强的身体素质,还有‘一代宗师’对于自身力量的掌控,稍加练习之后,在考试中拿个满分也很容易。

一番考试之后,吴彦的成绩领先于所有参加殿试的武进士,仅次于他的,就是在石考上只举起了250斤石锁的苏灿,吴彦举的是300斤的石锁。

这种差距其实并不大,之前就说过,清朝的武举有过不考技勇的例子,能举300斤和能举250斤,对于武将来说其实没什么区别。

至于头场的策论,那必然是徇私舞弊找人代考的,这一点吴彦和苏灿的区别在于,苏灿是被人换了答题卷,而吴彦却是自己背熟了答案之后亲自书写的。

别说,吴彦的书法还不错,毕竟武夫对于身体的掌控性非常好,书法之中本来也有国术道理。

而苏家的师爷,也是真才实学,书法也比吴彦这个半吊子强。

于是就有了争论,到底是谁该评选为武状元。

“陛下,苏灿乃是功勋之后,又是我们满人,自当钦点为武状元。”

这是收了苏家好处的。

“陛下,赵无极虽然是汉人,但满怀对于陛下和大清的忠诚,而且,如果因为苏灿是满人,那就钦点苏灿为武状元的话,民间恐有非议啊,毕竟苏灿只能举起250斤重的石锁,可赵无极却能够举起300斤的石锁。”

这是僧格林沁的人。

双方争论之中,咸丰帝也听出了两边的意思,虽然他很年轻,现在只有20岁,可毕竟是皇宫出生,从小生活的环境就足以让他懂得很多事情。

而且,咸丰帝是华夏历史上,最后一位拥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之后的同治、光绪,都生活在咸丰帝的嫔妃慈禧的阴影之中,至于最后一个溥仪,回自己家还得买票,有什么好说的呢?

“既然如此,让他们打一场就是了。”

咸丰帝不想因为这点小事情,就让两边不满,毕竟只是一个武举而已,不仅三年就考一次,他还能随时开恩科。

深知咸丰帝性格的僧格林沁,也暗自得意的笑了起来,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皇帝要加赛,两边自然是全力配合,于是吴彦再一次面对了苏灿,而且是真正意义上的在皇帝眼前。

之前的考试皇帝并没有亲自到场看,因为皇帝觉着没什么意思,但这一次的比武,皇帝就觉得有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电影世界之反派的逆袭 最新章节098章 殿试比武,网址:https://wap.at55.net/207/207087/10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