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513章赞比西河南岸工程(2/3)

势高处,不虞洪水淹没。

但问题是修建在低洼处的道路肯定会被洪水冲垮,良田被淹没,桥梁被冲毁,一夜回到原始状态。

这个问题现在还不严重,但是过两年随着大批移民的涌入,眼睁睁看着数万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无法开发,这是极大的浪费。

赞比西河冲积平原土地肥沃,溪流纵横,非常适合于水稻种植,关键在于兴修水利设施要花不少钱,这笔钱从何而来?

若是在中上游修建水电站大坝,拦蓄洪水发电,那规模极其浩大,按照赞比西河巨大的流量来计算,任何一种拦水坝型耗资都在数百万英镑以上,以当前的技术水平和非洲现状,不具备切实可行性。

这项动议首先被否决,最起码在可以预见的50年之内,该方案将被束之高阁。

赞比西河雨季水患由来已久,其自高原地区汇集沿途众多支流,由西向东横贯大半个中南部非洲。

赞比西河全长2660千米,流域面积135万平方千米,是非洲第四大河流、南部非洲第一大河。

其发源于赞比亚西北部边境海拔1300米处的山地,干流流经安哥拉、纳米比亚、博茨瓦纳、津巴布韦、赞比亚和莫桑比克等地区,支流流经马拉维干流注入印度洋莫桑比克海峡。

从河源到维多利亚瀑布为上游,长1287千米,沿途流经高原地区,沿着深切的峡谷蜿蜒而下,水势较小。

河水从维多利亚瀑布奔腾而下,演绎出一幅最为壮丽雄伟的画卷,是非洲标志性的景色。

从维多利亚瀑布至莫桑比克境内的卡布拉巴萨地区为中游,长869千米,这一段有几条大型支流汇集而来,水势陡然增大,在山谷间奔腾流淌,蕴藏着丰富的水电资源,留待今后进一步开发。

卡布拉巴萨以下是下游,长579千米,所谓治理赞比西河下游水患主要就是指的这一段,尤其是临近入海口这300多公里河段,是水患频仍地区,雨季经常会出现大水漫溢的情况。

赞比西河口多年平均流量7080m立方米每秒,仅次于刚果河,位居非洲第二。

相较于长江年平均径流量9600立方米每秒,赞比西河略少一些,但是赞比西河的特点是降水集中,绝大部分的降雨都集中在雨季的几个月,雨季洪峰连续不断,一个接一个,治理起来难度很大。

研讨会上

德国水文专家诺伊豪斯-穆勒教授提出一个两步走的方案,引起了李福寿的高度兴趣。

这个方案非常有特点,简单的说就是用一半舍一半,建一半缓一半。

如何解释用一半舍一半呢?

考虑到首尔城,河中镇,河口镇,河西镇全都位于赞比西河南岸,这里的可耕作面积达到1.8万平方公里,占到赞比西河下游流域冲积平原的六成,地势平缓,土地肥沃,适合于开垦大片良田。

因此,德国水文专家诺伊豪斯-穆勒教授建议沿赞比西河流域南岸修建堤坝,将洪水全部驱赶到北岸溢洪区。

按照目前的田间耕作水平,这1.8万平方公里足可以安置超过30万移民,再加上周边不受洪水影响的地区,最终安置的移民可以在这个数字后面再加一个0。

所谓用一半舍一半,就是利用南岸建成完善的农田水利灌溉设施,移民拓殖,城镇建设全都集中在南岸地区,北岸地区彻底舍弃,完全作为雨季泄洪区使用。

建一半缓一半则是指浩大的水利工程分两步走,主要的限制因素是劳动力有限,不可能全线铺开建设。

水患漫溢河段是下游到入海口这一段约317公里长的河道,需要建设土石型堤坝,全部都位于赞比西河南岸。

即便按照就地取土的施工方案,长达317公里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澳洲风云1876 最新章节第513章赞比西河南岸工程,网址:https://wap.at55.net/206/206105/509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