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786,必须是让日本人知道(1/3)

路上,杨岳努力搜索有关兵工署的回忆。

眼下的国民政府兵工署署长,应该是俞大维。这位大佬学识丰富,是近代兵工第一人。

中正式步枪就是他负责主持仿制、生产的。可惜产量和质量都不太行。

不是兵工署的问题。是当时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的问题。

说什么黄金十年,其实都是扯淡。

民国的工业底子就是薄弱。因为各种买办横行。谁愿意从头开始研究?

造不如买。

等发现买不到的时候已经晚了。

没有高质量的枪管,中正式步枪的质量自然无法达标。

事实上,真正高质量的枪管,新中国也要等到八十年代才正式满足各种指标要求。

可见基础工业的发展难度之大。

“请下车。”

“谢谢!”

杨岳慢悠悠的下车。

没有看到贵翼。只看到一个上校军官。

也没有看到炮弹。应该是被直接送去检测了。这种东西,必须是确认了才可以。

炮弹必须是真的,才能商谈其他。

如果是假的,他的下一站,就是警备司令部的大牢。

不要忘记了,贵翼还有一个兼职,就是长沙警备司令部副司令。送几个人进去大牢还是可以的。

“请进。”

“谢谢。”

上校军官将杨岳带到一个贵宾厅。

有勤务兵端来茶水。简单的点心。

杨岳闭目养神。

其实不累。

主要是攒炮弹去了。

这个s18榴弹炮的炮弹,必须是通过特训场消耗才能获得。

他需要在特训场里面一个人操作是18榴弹炮。一炮一炮的发射。发射一发,就能攒到一发炮弹。

偏偏是这种榴弹炮的发射速度非常慢。每分钟最多五发。而且,他一个人操作的话,速度更慢。光是搬运炮弹就得好一会儿。

幸好是他的力气足够大。否则,这种重量超过40公斤的炮弹根本抱不起来。

基本上,独立操作的话,需要两分钟才能攒一发。

而且,单调重复,身心疲惫。

好不容易的,才攒到了五十多发。却已经是厌烦的想要吐血了。

退出026后勤仓库。

喝茶。

透视眼刚好是“看”到贵翼出现了。

显然,鉴定结果很快。

炮弹这东西,轻易是不能造假的。这可不是复装的炮弹。

尤其是这种150毫米的榴弹炮炮弹,有谁能造假?如果是有造假的本事,早就可以生产真正的炮弹了。

守卫打开门。

贵翼进来了。

杨岳站起来。

“贵军门。”不卑不亢的打招呼。

贵翼只是陆军少将。其他的各种中将什么的一大堆,杨岳是见得多了。冯天魁就是中将。

司空见怪,自然不会是有什么紧张之类的。他还活捉过日寇的中将呢!但尊重是必须的。

这年头,只要是少将以上,都可以尊称为军门。

随便一个处长,都能称座。

年纪稍大一点,就能称公。

可惜杨岳什么都不占。所以,只能是老老实实的以后辈自居。

“宋公子。请坐。”

贵翼也是平和的打招呼。

没有什么架子。非常的平易近人。

分别坐下。

直入主题。

“宋公子,你的炮弹什么时候到货?”

“说不准,路上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五天到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最新章节1786,必须是让日本人知道,网址:https://wap.at55.net/198/198195/1804.html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