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十一回 老苍头含泪卖苏木 大总管领命会巨商(4/7)

,不要指望店家能收购你的苏木胡椒了。”

“这是为甚?”

“开头几天小人不愿意告诉你,现在不说不行了。”老郑又喝了几口水,止了止心慌,接着说道:“老爷其实应该明白,在京的官员,大大小小有好几千人,每个人都领了胡椒苏木回家,加起来有几万斤之多。家家都想把胡椒苏木变成现银,说起来真不是容易事。现在,整个北京城,大街小巷走的都是卖胡椒苏木的人。十个人卖,却不见得有一个人买。虽也有一些店铺收购,但人家只收购那些官大势大人家的,收了吏部官员的,再收户部的,然后又是兵部、刑部。老爷所在的礼部,人家瞧也不瞧。还有就是那些朝中的一品大员,加上那些地位虽低但手上有实权的官员不用出去卖,自有人家上门来用重金收购。出的价钱竟比市价高出好多倍。这些官员拿到胡椒苏木折俸,竟比直接拿到俸银还要划算。只苦了老爷你这样的官,既无实权,又无显赫品秩,说起来是六品官,在京城里住了十来年,就没有人知道你是谁。我拿着胡椒苏木送到贴着告示收购的店家,人家开口就问:‘哪个府上的?’小的回答:‘礼部仪制司童大人府上。’人家嘴一撇:‘什么铜大人铁大人,没听说过。’就再也不肯搭理。我站在一旁苦苦央求也无济于事。这一连十天,我处处碰壁。见到这般光景,倒真是绝望了。今天后晌,小人路过北玉河桥回来,在桥上站了一会儿,想到这样被人瞧不起,心中像被捅了一刀。若不是要把这四斤胡椒苏木背回来,我真想一头跳进河中,寻个短见倒也省事。待小人回到院子里见到驴子,知道老爷已经回来了,心里头对小人存着指望,因此也就不敢进门。”

老郑说一下,停一下,待积蓄了一点力气再接着说。这样断断续续说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才把这段话说完,说到伤心处,大颗大颗的泪珠子吧嗒吧嗒掉在地上。待他吭吭哧哧说完,桂儿再也忍不住,呜呜地大哭起来。院子里的那头小叫驴受了惊扰,也跟着低一声高一声地嚎叫。

就在童立本合府哀嚎之时,位于棋盘街上的淮扬酒肆,正觥筹交错杯盘狼藉猜令划拳喧腾酬酢闹热得不可开交。这里是京城吃淮扬菜最好的地方。如果是白天,远远就可看见店前高高竖立的酒望子上赫然书写着“淮扬古风”四字,这是嘉隆转承期间内阁首辅徐阶的手书。这位鼎鼎大名的江南才子,笔意腴中含秀,柔里藏锋,极得江浙膏泽之地的文化韵致。京城还有一个酱菜名店叫“六必居”,招牌为严嵩所书。这严嵩虽为奸相,但却是嘉靖一朝难得的书法高手。因此,这两块招牌在京城极为有名,两个店子也因此兴旺发达。多少年来,生意一直红火不衰。

华灯初上,在淮扬酒肆二楼一间宽大的雅间里,一桌酒席刚刚开张。席面上坐了三位男子。其中两位是游七、徐爵,还有一个陌生面孔。只见他四十来岁年纪,穿了一件簇新的团花改机的杭绸襕衫,头上戴着时下流行的四片瓦的玉壶巾,手上摇着一把苏制的上等乌骨泥金折扇。乍一看,这装扮倒有几分儒雅,像是文墨中人,但若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此人一双猴眼眨巴眨巴总没个停的时候,手上还戴了一枚嵌着硕大一颗祖母绿的金扳指,仅此一点,便让他的十分斯文减了九分。且让人感到他是一个砍掉树儿捉八哥的厉害角色——这评论不假,此人就是京城最大的绸缎店七彩霞的老板郝一标。

这样三个人为何凑在一处?说起来有故事。

却说那一天,内阁差吏将三十多斤苏木胡椒亲自送到纱帽胡同张居正府上,交予游七签收,告知这是首辅本月的折俸。这是上午的事。到了下午,就有几拨子人转弯抹角攀亲扯友地来找游七,愿意用高出几倍的价钱来收购这批货物。游七虽然心动,但一想到堂堂首辅之家居然要靠变卖这些苏木胡椒来生活,说出去名声不好听,故都婉言谢绝了。直到前些天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 最新章节第二十一回 老苍头含泪卖苏木 大总管领命会巨商,网址:https://wap.at55.net/196/196233/47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