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九回 积香庐今宵来显客 花月夜首辅会玉娘(2/6)

白,蒹葭苍苍,一片醇厚秋色,让人心旷神怡。张居正被眼前景色陶醉,在门前稍作蹀躞,赞叹一番,才抬步进了积香庐大门。

徐阶与李春芳担任内阁首辅时,他们在积香庐举行的每一次雅集,张居正都躬逢其盛。高拱主政两年,张居正再也没到积香庐来过。此番一走进院子,面对暮霭中的这一片参差楼阁,以及点缀在小桥流水周围的嘉树繁花,心里头当是别有一番滋味。

他们一行三人刚绕过一丛翠竹,踏上生满苔藓的砖径,准备走进积香庐的主体建筑——山翁听雨楼时,忽听得河边的那座秋月亭里,传来悠悠忽忽琵琶声,接着有人唱曲,张居正当即伫步静听:

来了去、去了来,

似游蜂儿的身份;

吃了耍、耍了吃,

把我当糖人儿的看成。

东指西、西指东,

尽是诳人的行径。

究竟是你负我还是我负你,

你自心问口、口问心。

休像这云密密的天儿也,

雨不雨晴不晴糊涂得紧。

曲声凄婉,像孤雁,像中天的鹤唳,更像是深山古寺中的雨打霜枝。张居正听得怔忡,脸色也是愈加严峻。王篆在一旁小声说:“那就是玉娘。”张居正微微点点头。小亭子那边,曲声又起了:

老冤家我待你金和玉,

你待我好一似土和泥。

到如今你坐牛车回故里,

我泪眼儿已枯,容颜儿憔悴。

自古红颜多薄命,有谁知,

我命薄如纸,气弱如丝。

苍天哪,痴心人是我,

谁又能说,负心人是你……

接下来是琤琤琮琮的琵琶声,万语千言尽在指间缭绕,或激愤,或幽怨,或痴情,或凄绝……

张居正一直静静地听着,直到曲声终了好一会儿,他才抚髯叹道:

“吴侬软语,痛哉斯情!”

刘朴看天色已经黑尽,在一旁赔着小心禀道:“首辅大人,请进屋先歇着,小的这就去把玉娘喊过来。”

“她眼睛看不见,不要吓着她,”张居正抬脚踏上山翁听雨楼的石阶,临进门时,又回头问,“玉娘旁边好像还有两位女子,她们是谁?”

“啊,这是学生家中的两个丫环,”王篆赶紧回答,“我临时差她们到这儿来服侍玉娘。”

“如此甚好!”

张居正满意地点点头,一抬脚走进了山翁听雨楼的大门。该楼有三层,底层有七楹之大,是严嵩用来宴集宾客开堂会的地方。二楼曲槛回廊,有多间兰薰密室,本属金屋藏娇之处。三楼琴棋书画炉鼎尊彝样样俱全,是嬉恬娱乐之所。严嵩建成积香庐时,已届晚年,在内阁中待了三十多年,已是云烟过眼风雨不惊,所以才将这座楼命名为山翁听雨楼。他倒台后有人提议把这楼名改掉,继任首辅徐阶却声言积香庐里的一切都不用改动,他说:“置身偎红倚翠声色犬马之中,而不为之所动,才做得须眉丈夫,堂堂君子。”他不但如此说,还为此写了一首绝句:

谁遣青鸾换鹤俦,

得风流处且风流。

他年杖履江南道,

闲话山翁听雨楼。

如今,这首诗刻在山翁听雨楼入门处的一座硕大的黄梨木屏风上。张居正进得门来,首先看到的就是这首诗。他在屏风前,对着恩师外秀内刚的手迹,睹物思人,心里头又产生了些许惆怅。

华灯初上,在山翁听雨楼一楼花厅旁的一间小室内,已经摆上了一桌淮扬风味的菜肴,这是张居正特为玉娘备下的。张居正先已入座,少顷,侍女把玉娘扶进来与张居正对面而坐,然后退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张居正与玉娘两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 最新章节第十九回 积香庐今宵来显客 花月夜首辅会玉娘,网址:https://wap.at55.net/196/196233/45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