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品魁龙珠皇上给赏 逛西瓜摊客用使坏(2/5)
的福了,看他这位客官点什么茶,咱们就吃什么茶,姐姐,你看如何?”
“这敢情好,操心的事,让钧儿做去。”陈太后说着笑起来。
两位皇太后在说逗趣儿的话,朱翊钧听了高兴,他扫了一眼手中的茶牌,一笔工整的小楷抄了几十道茶名儿,打头第一道茶,就是这店名“魁龙珠”,便道:
“咱们要喝魁龙珠,你尽快斟上。”
“好嘞,客官稍坐。”
店家收了茶牌,与小厮两人一阵忙碌。片刻就把几件精美的细瓷茶具烫热了,小厮把沏好的一大壶茶端上来,每人面前倒了一盅。
白瓷盅里碧绿的茶汤十分抢眼,耸鼻子一闻,温馨的茶气中还渗着一股淡淡的兰香。李太后端起茶盅小心品了一口,滑爽滑爽的,口感极好,不免赞道:
“这茶倒真是好茶,比平日御茶房里的茶,味道还要清雅,店家,这茶叫什么名儿?你说叫魁龙珠?”
“对,叫魁龙珠。”
“魁、龙、珠,”李太后一字一顿念了一遍,又问,“为何叫这名儿?”
“启禀娘娘,这魁龙珠的名儿可是大有来历,”店家眉飞色舞地介绍道,“这道茶实际由三种茶合泡而成。它们是浙江杭州狮峰产的龙井、应天府茅山产的珠兰,以及皖南太平府黟县产的魁针。三种都是绿茶,但香气与味之厚薄都有差异。将它们掺在一起,香味就格外不同。魁针之魁、龙井之龙、珠兰之珠,合起来就是魁龙珠。老茶客都赞这魁龙珠是一水冲三省、香透九重天。万……啊,不,诸位客官,你们品过之后,感觉如何?”
“好,好极了,”朱翊钧忘情地嚷道,“香透九重天,今儿个倒不是虚言。”朱翊钧说着瞧了一眼李太后,一说“九重天”,他便想到了自己,因此十分得意。他摩挲着茶盅,又问,“店家,你说老茶客都赞这魁龙珠,老茶客都是哪些人?”
“小的说的老茶客,都是顺天府南京城内的富贵人家。”
“怎么都在南京城内?”
“因这魁龙珠产在南边,南京城中的富贵人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
朱翊钧虽“与民同乐”,但始终不忘自己是天下至尊,便颐指气使地说,“店家虽然是冯公公,但这伙计也委实口齿伶俐,称得上茶博士,今天,朕要赏他。”
“为何偏是富贵人家?”朱翊钧一问追一问咬着不放。
“因魁龙珠价码儿高,一般小老百姓,哪里喝得起。小的说老茶客在南京,还有一桩原因。”
“讲。”
“好茶配好水,这是千古不移的定规,凡我中国之大,好泉好水却多半出自江南。什么茶配什么水,也是大有讲究,比如说,峨眉山上的雪芽茶,须得乐山三江口的水沏泡方见醇正。太湖洞庭山上产的春笋,用无锡惠山泉来冲沏,味道又不一样。这魁龙珠茶,最服的泉水就是南京灵谷寺的琵琶泉。”
“琵琶泉?”朱翊钧瞧了一眼母后,问道,“这琵琶泉有何特点?”
店家一边给众“客官”续茶,一边继续介绍:“这琵琶泉流自孝陵院墙内,许是沾了灵气,特别甘洌。琵琶泉又名八功德水,顾名思义,这泉水有八大功德,它们是一清、二冷、三香、四柔、五甘、六净、七不噎、八除病。”
“嗬,听你这么一白话,这琵琶泉倒成了神水了。”李太后抿嘴儿笑了起来,偏过头去对陈太后说,“南京那么好,可惜咱姐妹没去过。”
“是呀,天底下好地方就是多,什么时候,咱们也出去耍耍,见识见识。”
两位太后说着笑话儿,又把魁龙珠品了一小盅。这时,朱翊钧又开口问冯保:
“大伴,魁龙珠这好的茶,怎么咱宫里头就没有?”
“启禀万岁爷,宫里头每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居正 最新章节第十一回 品魁龙珠皇上给赏 逛西瓜摊客用使坏,网址:https://wap.at55.net/196/196233/101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