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422章 筹谋策划(2/4)

别说是让后宫的女儿帮自己了,何广粟自己在必要的时候,都有可能成为宫内女儿的一大助力!

这二人一个是封侯在即,未来保底一郡郡守;一个是板上钉钉的准材官校尉,货真价实的皇亲国戚。

二人之间的政治联盟,又是如此密不可分,再加上二人的顶头上司秦牧,在当今刘弘身边真得宠信······

只能说:二十年后的朝堂,以这几人为首的政治派系,必将成为汉室朝堂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在这个极具潜力的政治阵营中,何强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何广粟那声‘何强以前喊我世叔’,就已经道明了一切!

不出意外的话,何氏外戚,必将成为未来汉室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而对于外戚而言,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男丁兴盛。

只要家族有足够多的男丁,那即便外戚家族本身没什么能力,光是从概率学的层面来讲,也总能有那么几个可堪一用的人才。

反之,若是男丁不盛,即便有多么优秀的人才,也终究逃不过‘不出三代便泯然众人’的悲惨结局。

历史上的文帝一朝,当朝太后的家族薄氏外戚是怎样的风光。

——太后在东宫把握大局,骠骑将军枳侯薄昭手握兵权,就连储君刘启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都是薄氏女!

只此三人,就让薄氏外戚将往后三代的荣华富贵揽入囊中。

但结局如何?

文帝末年,薄昭坐骄诏,被汉室文武大臣合唱一首‘殇露’,给活活唱死在了长安枳侯府邸;

景帝刘启登基,没过多久,太皇太后薄氏又撒手人寰,薄氏外戚唯一的牌面,便成了在太子妃的位置坐了十几年,却没能生下一儿半女的皇后薄氏。

当薄太皇太后驾崩,薄皇后又无儿无女,景帝刘启的长子刘荣却已经年近十五的时候,薄氏外戚的没落,便也成为了历史的必然。

而薄氏外戚在原本历史上的落寞,几乎有九成以上的原因,可以归为‘男丁不盛’。

身为文帝太后、景帝太皇太后的薄太后身死,并非是可以避免的事。

——作为高皇帝刘邦的后嫔,薄太后能活到孙子刘启在三十一岁的年龄登基,已然算是长寿了。

至于薄昭之死,虽然大半原因是因为自己作死,但也是同样的道理——就算薄昭没有死在文帝一朝,作为刘恒母舅的薄昭,年龄也没有比姐姐薄太后年幼多少。

归根结底,还是薄氏后继无人,入主椒房殿的薄皇后形单影只,在薄昭死后就只能仰仗薄太后,待薄太后一死,就全然失去了所有助力。

试想一下:若薄昭被廷尉捉拿,文帝刘恒欲以‘骄诏’的罪名治罪薄昭之时,薄氏外戚能有一个男丁或在朝为官、或在外领兵,朝中大臣们谁敢去枳侯府外唱挽歌?

同样的道理,如果在薄太后驾崩时,薄氏外戚能有个男丁,以‘景帝刘启舅祖’的身份手握权柄,那谁又能将薄氏从后位上扳倒?

景帝刘启又怎敢在长达二十多年的太子、皇帝生涯中,对自己的太子妃、皇后那般冷落,竟使薄氏入宫数十年,却连一个女儿都没生下?

说到底,无论是文帝刘恒、景帝刘启,还是长安朝堂的文武百官,都在欺负薄氏没人,薄皇后没人撑腰而已。

若是单从政权安稳的角度来讲,光是薄氏外戚人丁不丰这一项,也足以让景帝刘启出于‘若薄氏子立,则储君无母族助力’的考虑,做出废黜薄皇后的决定。

——若是薄氏能为储君提供足够的助力,那景帝刘启大可把其他的儿子,如小猪刘彘之类的,过继一个给薄皇后。

再怎么样,也总比废后所带来的政局动荡要来的合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最新章节第0422章 筹谋策划,网址:https://wap.at55.net/189/189182/47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