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70章 改元正武(2/5)

···

——真要有人在这西元前手搓蘑菇,刘弘就要合理怀疑一下,这人是不是自己的穿越者同行了。

刘弘之所以有这个考虑,自然是为了今后,汉室的强大之路。

秦之所以在周末列国中脱颖而出,短短四十年就完成了‘富国强兵’的历史性成就,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秦法严明。

立了功,必然得赏;犯了罪,必然砍头!

——谁来都没用!

在这样明确的法律约束之下,秦一跃成为列国之中国力最强者,并顺理成章的统一了天下。

具体到刘弘所处的时代,对应历史上的汉文一朝。

世人或许都只看见文景之治的繁荣,只看到文景忍辱负重数十年,方有武帝提兵北上,马踏残垣的壮举;但使文景之治形成最强大、最坚固的根基,却被大多数人忽略了。

——吴公为廷尉,治平为天下第一!

——张释之为廷尉,天下无冤民!

即便是被历史上第一位同人小说家司马迁,不惜斥之为‘酷吏’的汉廷尉赵禹,也是一个‘舍无食客’‘治无冤案’的清廉刚正之人。

能让司马迁,一个能把卫青、霍去病写成‘不修名节、不进贤士、和柔事主’的酸黄瓜,为自己写下‘舍无食客’的评价,足以证明赵禹,这位法家最后一位俊才的能力。

就是这一代代公平公正,誓死维护法律尊严的廷尉,才使得汉室从开国初的羸弱快速爬出,大踏步迈向了国富民强、无有外族敢侵的盛世;才有了陈汤那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誓言。

现在,刘弘有幸成为了汉,这个华夏民族最辉煌灿烂之时代的掌舵人,立志要富国强兵,要驱逐外蛮,使华夏顺理成章的走向必将属于的辉煌,首先要确立的,就是法制、法度。

没有任何人,能只凭借自己的力量,就改变世界乃至于历史——即便身为穿越者,刘弘也需要助手,需要朝堂、宗室、百官,乃至于整个天下的汉人,成为自己的助力。

宗室,可以用亲情拉拢,百官,可以用利益收买,乃至于朝堂,刘弘也可以一点点积累威严,是自己成为口含天宪,言出法随的君王。

但百姓,尤其是占最高比重、对政权最为重要的自耕农阶级,拉拢他们的唯一方式,便是公平。

而法律、秩序,就是百姓得到公平的唯一途径。

至于原因,古人早就告诉了我们:不患寡,而患不均。

“也不知那个提出‘法如是足以’的张廷尉,现在何处?”

暗自思虑着,刘弘便自然地揭晓了九卿排位第四的属衙。

——郎中令。

将郎中令拍在第四位,这就是纯粹的拉拢了。

有汉一朝,无论是英明神武的高黄帝时期、‘仁弱’的孝惠皇帝时期,亦或是仁以安民的文帝一朝、‘不爱一人以谢天下’的景帝一朝,乃至于波澜壮阔的武帝一朝,郎中令,都永远是最不需要才能的位置。

向做廷尉,需要熟读律法;想做内史,得有足够的政治手腕,将关中,尤其是长安城内的功侯勋贵压得服服帖帖。

想要做郎中令,却是再简单不过:得到皇帝的信任就可以了。

如历史上,代王刘恒入继大统,旧时随从可谓鸡犬升天——薄昭做了车骑强军,宋昌做了卫将军。

而那个因受贿,被文帝‘赐千金以愧其心’,从而社会性死亡的张武,就被刘恒任命为了郎中令。

景帝刘启登基,故太子阵营同样是鸡犬升天——张欧做了廷尉,晁错做了内史,甚至以内史之身,遥控着御史大夫陶青冲锋陷阵,挥舞着一本《削藩策》硬刚丞相申屠嘉!

而景帝的原班心腹重,最没有出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最新章节第0270章 改元正武,网址:https://wap.at55.net/189/189182/29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