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250章 悼惠国祚(2/5)

楚王刘戊、赵王刘遂外,其余四者,尽乃文帝以类似推恩的举措,裂齐土而王的刘肥庶子四人。

直接剪除,又会落人口实,破坏刘弘在天下百姓心中的光辉形象。

在刘弘原本的计划之中,齐王一门的消失,得等到十几年后,三世齐王刘则病逝,却没有留下后嗣的时间点。

在历史上,齐王刘则死于文帝十五年,无嗣,本当国除;但文帝刘恒出于皇位来源不正的原因,为了稳住关东诸侯,只得另辟蹊径——刘则无子,那就立刘则的叔叔,刘将闾为齐王!

同时裂齐国土,遍封悼惠王诸子为王:刘辟光为济南王;刘志为淄川王;刘卬为胶西王;刘雄渠为胶东王。

再加上刘贤击鼓传花,接替刘志绝嗣后留下的淄川王,获封城阳王的刘章,以及济北王刘兴居;在历史上的汉文一朝,齐悼惠王刘肥一门,形成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门八王’之盛况!

悼惠王刘肥有子十三,其中为王者足足九人!

而这九人之中,齐哀王刘襄发动诸侯大臣共诛诸吕;济北王刘兴居反叛,破坏了刘恒筹谋十数年的汉匈决战;济南、淄川、胶西、胶东四者参与吴楚七国之乱,齐孝王刘将闾暗中参与其中···

除去绝嗣的淄川王刘志,仅剩的城阳王刘章,也曾追随齐哀王刘襄参与诸侯大臣共诛诸吕···

只能是,汉太宗孝文皇帝英明一生,但遍封悼惠王诸子一事,却是毋庸置疑的败笔。

而刘弘本来的计划,就是在刘则病逝之后,直接以‘绝嗣’的名义,顺理成章的废黜齐国宗祠——反正刘弘不像历史上的刘恒,丝毫没有‘皇位来源不正’的疑虑,没必要向刘恒那样委曲求全。

结果可倒好,刘弘还没下手,反倒是这一家子不省心的货又起兵反叛,将现成的罪名塞到了刘弘手里。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暗自冷笑着,刘弘就将目光,移向了左侧的德侯刘广,宗正刘郢客,以及刘遂身上。

历史上的吴楚七国之乱,济南、淄川、胶西、胶东四者同为刘肥后嗣,而其余三者,或者说,重量级的三者,便是吴王刘濞,楚王刘戊,以及赵王刘遂。

兵临睢阳,逼得梁孝王一日七封血书,祈求长安增援的,是吴楚联军;意图引匈奴人入关的,则是赵王刘遂。

而现在殿内坐着的三人,便和历史上的七国之乱中,为首的那三家息息相关。

德侯刘广,吴王刘濞胞弟;楚王太子刘郢客,楚王刘戊的亲爹;刘遂,更直接就是历史上,参与吴楚之乱的赵王本人!

穿越伊始,刘弘出于对历史记载的恐惧,对参与吴楚之乱的各方势力可谓是严防死守。

——吴王刘濞反叛?弛山泽令不下了!

——赵王刘遂反叛?不让他做赵王了!

更有甚者,为了避免刘戊如历史上那般成为楚王,刘弘还考虑过要不要回绝刘交的提议,驳回刘郢客成为王太子的请求,以另立楚国王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件件历史上发生过的事被刘弘阻止,而一件件未曾发生过的事悄然发生——尤其是悼惠王诸子反叛,让刘弘的认知悄然转变。

有些时候,历史上发生的事,未必就是主人公想要做的,也未必能直接反应出主人公的性格。

就如刘恒,作为历史上第一个影帝,在华夏历史上更留下‘文景之治’这样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刘恒,真的一开始就想要做皇帝吗?

只怕不是。

在代地风吹日晒,王宫中连几床被子都拿不出的时候,刘恒肯定没有想过,有朝一日要端坐未央,与陈平周勃争权夺利。

同样的道理:在被刘邦封为吴王之时,刘濞就已经打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最新章节第0250章 悼惠国祚,网址:https://wap.at55.net/189/189182/277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