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0170章 粮价保护(4/4)

陈平,一年的俸禄能有多少钱?

四千二百石粟米,价值不超过四十万钱!

即便是秩中二千石的九卿,年俸禄也不过2160石,得钱不过二十万!

要是不靠粮价波动多换些钱,哪怕是当朝九卿,也很难维持在长安的体面生活。

所以,粮价波动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就是手握权力,可以控制粮价波动的朝臣——整个官僚阶级,就是粮价波动的利益集团!

这从殿内闭口闭眼,纷纷羡慕闭目养神状态的朝臣勋贵,尤其是食邑将近万石的周勃、灌婴等人的面色就可以看出。

对此,刘弘早有心理准备,也早就有了解决办法。

“少府臣叔,谨奏陛下。”

漫长的寂静,在田叔突兀的出班纳拜中宣告终结。

看着田叔缓缓取出一卷竹简,刘弘略有些失望的扫视着殿内众人,无奈的摇头叹息起来。

田叔,是刘弘准备的托。

准确的说,是刘弘为了最差的结果,而准备的应急方案。

但在粮价这种切身关切到百姓利益,关系到国家稳定的问题上,这满堂人杰,自诩为栋梁之材的掌权者,都选择为了个人利益装鸵鸟;刘弘最后的预防措施,在议题的最开头,就被逼了出来。

这让刘弘有些不喜,却也并没有因此感到压力,或对粮食保护价政策的前景感到悲观。

因为名为九卿的少府,完全孤立与整个政治中枢之外,完全不用对包括丞相在内的朝堂负责!

只见田叔缓缓摊开手中竹简,在刘弘满是淡然的目光中,将那篇名策论娓娓道出。

随着田叔的声音一点点传到宣室殿的每一个角落,殿内朝臣、勋贵终于从‘闭关冥想’的状态中走出,面色郑重的品味着策论暗含的信息。

撇开田叔引经据典,从百家学说中寻找的理论依据不谈,这篇疏奏的中心思想其实很简单:宏观调控。

田叔的话说的也十分漂亮:为了保证少府能在禁中需要时,提供足够的物资,田叔提议在今后,少府以每石八十钱的价格,不限时不限量收购粟米。

于此同时,为了避免存粮变质,少府将以每石八十五钱的价格,不限时不限量出售陈年旧米。

话一出口,殿内数百朝臣勋贵顿时交头接耳起来,纷纷谈论起此事若成行,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

看着殿内惊慌失措得朝臣勋贵,刘弘稍有些得意地昂起头:“诸公以为,少府所言,可否为良策?”

即便撇开朝臣在粮价波动上的利益立场,从客观角度分析,避免粮价波动,也不是西元前的朝臣所能解决的。

在时代局限性,以及黄老学执政,奉行‘法无禁止则无咎’的大背景下,在面对粮价波动问题时,朝臣的思维普遍停留在‘法律又没有限制商人卖粮的价格,如何去怪罪?’的程度。

若是刘弘顺着这个逻辑,发行一部为粮食价格设定上下限的法律,那身为获利群体的朝臣百官,勋贵彻侯阶级,都会默认这部律法不存在。

——再也没有人,比官僚更懂得如何规避法律风险,寻找法律漏洞了。

比如说,刘弘规定粟米价格不能超过九十钱,那朝臣勋贵完全可以通过捆绑销售,来规避法律风险:一石粟米加一根干草,卖两百钱!

不买?

那我还不卖了呢!

刘弘也不可能制定一条法律:只要有人买粮,就必须卖!不能拒售!
本章已完成!

少帝成长计划 最新章节第0170章 粮价保护,网址:https://wap.at55.net/189/189182/190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