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0140章 匈奴来使(2/3)

,遂大举进攻汉北边墙。

这很好理解:政权交替之前,打击一下隔壁的大家伙,虚张声势,保证政权交替过程中,汉室没有从遭受的打击中缓过神来。

这一招,或许能吓住历史上的文帝刘恒;但对历史轨迹了然于胸的刘弘而言,匈奴人此时的举动,无异于此地无银三百两。

——冒顿,很有可能快不行了!

所以,刘弘必须做好两手准备:要么以公平的条约,换取双方几年内的和平;要么,开干!

诚然,此时的汉室还处于经济复苏期,贸然开战,会严重影响原本已经开始恢复的经济社会秩序;但是,冒顿死前这段时间,是刘弘打击匈奴最好的机会!

——因为冒顿死后,其继任者老上稽粥,绝对不会放任刘弘安心种田!

听刘弘问起关于匈奴的事,令勉稍一拜,想都不想,径直开口:“陛下,匈奴者,其民多以游牧为生;春夏北徙,秋冬南迁。”

“若攻略边墙,当于秋八月之后,牛马积膘,水草丰足,吾汉子民亦已秋收,仓满粮粟之时进掠,于冬十一月前退遁,往河西渡冬。”

闻言,刘弘稍稍点了点头——令勉话里的意思很清楚:如果匈奴人打算侵略汉室,基本不会在现在这个时间点。

“且勿论时节,若单论:胡虏已攻掠汉地,当如何?”

刘弘不能以‘匈奴人不太可能在此时侵略’为参照,就排除边墙的安全隐患。

见刘弘如此提问,令勉也只好稍一沉思,便道:“若匈奴来,当分攻,掠两者,酌情分论。”

“若是攻,当以右贤王部为帅,慕南各部族为从,以胡骑数万,集兵攻打边塞。”

“如此,陛下便须调兵遣将,遣关中兵援边,以防胡虏肆虐;飞狐都尉部,亦当全员赶赴,奋守关墙。”

至于另一种情况,刘弘轻轻一抬手,示意令勉不必再说——另一种情况,无非就是匈奴安排在慕南,防备汉室的几个部族派出几百个强盗,蝗虫过境般扫略一通,然后跑回草原。

刘弘只需要考虑令勉提到的第一种情况:当匈奴人以上万人的规模,呈集团式、不以抢夺物资为目的,而是以攻陷关隘的战略目的攻打边关,会造成什么局面。

从令勉的回答中,刘弘首先能得知的,就是边关一旦有事,关中就要做好随时派兵增援的准备;现在这种状况下,能被派去支援边地的,只可能是北军。

这让刘弘忧心忡忡——北军赶赴边地,无论是打好了,立下战功,还是没打好丢城失地,对刘弘而言都不是很能接受。

更别提在现在这个局面,陈平不排除会借助匈奴人的力量,来绊倒刘弘的背景下了。

越想,刘弘便越发感觉不妙。

“着卫尉,中尉,及在京两千石以上的将官,皆入宫。”

这件事,已经有些超出了刘弘地认知范围;刘弘需要专业人士的意见,才能评估与匈奴人开战可能引发的后果。

如果选择开战,有超过三成的概率会让陈平等人从中受益,刘弘就只能忍着恶心,以钱物喂饱匈奴人的肚子,来避免此次政治斗争中,匈奴人不会插一脚。

拱手应下,遣几个侍郎出宫传召,令勉不由暗自思虑起来:陛下今天这些问题,难道是有心想要与匈奴开战?

想到这里,令勉的气息便不由粗重了起来——对封建时代的军人而言,战争,绝对是世上最强力的兴奋剂!

因为战争,意味着军功,意味着荣耀,意味着一切!

但饶是如此,令勉心中也并不看好在此时,与匈奴人正面开战。

——早在高皇帝陷白登之围后,汉室军方便普遍持有同一个观点:除非具备与匈奴人同样的机动能力,或是有能力限制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少帝成长计划 最新章节第0140章 匈奴来使,网址:https://wap.at55.net/189/189182/15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