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三十七章 新李党的崛起(2/2)


或许凭借自身的底蕴能够维持一二,最终的结果依然是走向灭亡。

后世的牛李党争,结局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获得胜利并非没有原因的。

相比武则天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铁血手腕,李元瑷更加倾向以最小的代价从根源上解决士族问题。

“至于科举的主考官,就让上官仪当任吧。我来举荐他,这样也能给他们一剂定心丸。上官仪机敏干练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过于自负,得好好磨炼一二,方可大用。”

李治摇头道:“不妥,这一局过大,将你牵扯进来,少不得为后世诟病。我有意成为比肩父皇的天皇大帝,却不会踩在一并患难的至亲肩上获此荣誉。弃子,我有的是……”

李元瑷不在说话了。

李治这样的帝王,手中怎么可能没有弃子?

永徽七年一月,李治下旨命大理寺卿李义府兼任中书侍郎拜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广平县侯,正式拜相。

李义府滥用职权,特赦罪妇淳于氏,将之纳为妾侍,逼死同僚毕正义,可谓证据确凿。

可就在这种情况下,李义府居然平安无事。

更甚有之,侍御史王义方直接在大殿上弹劾李义府,说他擅杀六品寺丞,理应治罪。

结果仗义执言的王义方却给李治以诋毁大臣、言辞不逊的理由贬罚到了地方当一小小司户。

李义府本来有些后悔,心底忐忑,彻夜难眠,但见李治如此包容,心底感动之余,便如一条疯狗,撕咬着与李治不对付的官员。

李义府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成为大唐王朝的国相,这突如其来的任命,让他犹如做梦一样,野望也随之滋生。

这权势不断提升,李义府与许敬宗、王德俭、崔义玄、侯善业也形成了一个仅次于长孙无忌、李元瑷的新李党。

用蛇鼠一窝来形容他们是最好不过了。

他们聚在一处,收受贿赂,排挤朋党,多有不法之行。

李治的声誉也因他们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这日恰逢李义府生日。

相府上下车马如龙,各方送礼人士接连不决,甚至照成了街坊的拥堵。

李义府那是春风得意,红光满面,看着府中上上下下收礼都收不过来的下人,听着一个个同僚的奉承巴结之语,嘴巴就不曾合拢过。

便在这时,喧闹的街道突然寂静无声,拥挤的街头让出了一条宽敞的道路。

传旨太监越众入府,宣读了李治最新任命。

李义府再次收到重用,兼任知贡举,全权负责今年科举一切事务。
本章已完成!

建造盛唐 最新章节第三十七章 新李党的崛起,网址:https://wap.at55.net/188/188405/319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