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章 投书求仕(2/3)

腰。

他们成亲那日相识,名为夫妻,彼此并不熟悉。

这一次南下之行,两人住在一条船上,朝夕相处,关系一日千里。

徐珑也习惯了李元瑷时不时的牵手、搂腰、搂肩等代表亲昵的小动作。

来到甲板船头,却发现上千条船只拥堵在河道上,他们的官船也渐渐驶入拥堵的船流中了。

李元瑷讶然道:“这见过堵车的,还真没见过堵船的。去问问,什么情况!”

李元瑷向石磐陀叫了一句。

石磐陀让人摇了一艘扁舟,上前去探情况了。

不多时,石磐陀返回了官船,说道:“说是荆湖水军总管古神感改任江淮水军总管,荆湖水军亦改名江淮水军,古总管率领荆湖船舰经长江转道樊良湖。为避免船只冲撞,特封长江两个时辰,以供军队路过。”

李元瑷颔首表示明白。

将荆湖水军改命江淮水军,李元瑷是清楚的,此事还是他一力促成。

大唐王朝陆军天下无双,威震四夷。水军相对而言要逊色一二,但亦不可小觑。

大唐水军是军神李靖一手建立的,当年一举灭了萧铣、辅公祏。

之后大唐水军便沉寂下来,失去了用武之地。

李世民征讨四方,皆以步卒取胜,唯有攻打高句丽时,才出动了水军迂回而战。水军的作用,也仅仅只是牵制,并未起到决定胜负的关键。

相比李靖当年,水军总管换了一茬又一茬,实力肯定大不如前。

不过即便如此,李世民从未有过放弃水军的意思。

尽管财政紧张,他依然养着李靖留下来的这支水军。

他心底坚信水军,可以用不到,但不能没有。

也是因此这份远见坚持,历史上李治才能派遣苏定方率十万之众,跨海而战灭百济。

也是因为这份坚持,李元瑷提出需要海军护卫未来的海上商道的时候,大唐能够立刻拿出一支能够立刻投入战斗的水军,而非一步一步,重新建立。

不过江河湖的水战与海战差别还是很大的,大唐水军也需要时间训练磨合,从荆湖迁至江淮,便是因为要入海训练的缘故。

“需不需要去说一声,让我们先行?”

石磐陀问了一声。

李元瑷摇头道:“无妨,他们军队调转是正事,我们等一等无妨,并不碍事。”

亲王的特权还是很大的,不过李元瑷并没有用的意思,尊重地方官员的决定。

不过他们这两艘大型官船以及一众护航小舰在一群等候通行的商货船舶左右显得有些显眼。

很快江面上就传开了,大唐贤王李元瑷便在舟船之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大唐诸王,商王最贤。

在或许在士人眼中,李元瑷并不咋样。

可与百姓、商贩眼中,李元瑷是当之无愧的贤王。

李元瑷并不爱搭理士人,利用士人给灞水山庄抬名气。利用了之后,一脚踢开,开始收费。

这种贪财重利的性格,为士林诟病久已。

只是灞水山庄太香,最爱聚集旅游的他们,避不开灞水山庄,只能一边诋毁者一边忍痛掏钱。

而李元瑷最早的筒车,后来疏通运河以及近年来的大唐数字,莫不是给农民、商人带来了巨大的便利。

李元瑷在他们心底那是极具分量。

李元瑷并不清楚这些,但见周边百姓如此热情,颇为自恋的想道:“这大唐诸王,也就我有这待遇了吧。”

“入内去吧!”

李元瑷见周边人越来越多,可不想给人当猴看。

这出舱没多久,又转身回去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建造盛唐 最新章节第三章 投书求仕,网址:https://wap.at55.net/188/188405/231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