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章 这话说的有道理(2/4)

?”

听到这个,刘莽的哈喇子都流出来了,不过好在知道这是在皇帝面前,擦了擦嘴角,赶紧答应下来。

刘莽憨厚老实的样子,让李世民很是欣赏,不过,就是不知道当他得知刘莽就是外表憨,实际上肚子里全是花花肠子,会是什么表情。

在刘莽的帮助下吃了晚饭,李世民才又一次把传国玉玺掏了出来,交到了刘莽的手里。

“这次,你不能抗旨不遵了吧。你带着玉玺回长安,告诉太子,这一次大唐的危机,朕帮不了他,要他自己想办法解决。有了这个玉玺在,太子才能放开手脚的执政,你懂了吗?”

如果说上一次将玉玺交给刘莽,是情非得已的话,这一次,就是完全信任了。

刘莽点点头,起身朝旁边走了几步再回来,挠挠头说:“陛下,您不给长安写一封信?”

李世民摇摇头:“你告诉太子,这是朕给他最后的一次考验,度过这次考验,就算没有朕点头,他也能登基为帝了。”

皇帝说的话,刘莽听不太明白,但是这个玉玺,对于太子很是重要,他还是清楚的。所以也不再多说什么,帮着李涧也喝了一点粥以后,离开了病房,当晚就骑马朝长安返回。

比刘莽先一步到长安的,是定州刺史的两道急奏。

第一道急奏,讲述的是皇帝在定州境内遇袭失踪的事情。

这样一道奏折毫无疑问捅破了天,如果不是李承乾和房玄龄选择了封锁消息,恐怕已经被多处边境折磨的苦不堪言的大唐,会爆发出更麻烦的乱子。

出于保密的原则,还没法给定州回信,所以李承乾只能“绑架”了孙思邈,然后派遣暗卫奔赴定州。

又是一日忙碌的例行朝会以后,房玄龄留了下来,明明是饭点,二人坐在一起,却谁也没有吃饭的心思。

因为担心,李承乾的嘴角都起了一个大燎泡,彻底禁止外人进来的书房里,桌案上就摆着定州的急奏。

俩人几次相顾,都哑口无言,这样的状况,已经持续了三天的时间。

拿起桌案上定州的急奏,李承乾苦笑道:“真不知道父皇一旦真的出现了意外,大唐会乱成什么样子。特别是如今外敌当前,又出了王家的事情,真是....”

房玄龄叹息道:“意外之事多了,毕竟谁能想到小小一座桥,就断绝了亲率对陛下的护卫。陨龙桥啊,昔日庞统命丧落凤坡,今日陛下又遇到了陨龙桥....”

说到这里,见太子脸面不善,房玄龄赶紧离座跪地道:“殿下,老臣一时心直口快,请殿下恕罪。”

李承乾无奈道:“算了,没有确定结果以前,谁也说不好结果。孤只盼望父皇平安无事,不然的话,大唐又要乱起来了。”

房玄龄没有起身,而是开口道:“其实,要想让大唐安稳,也很简单。虽然陛下现在情况不明,但是皇后尚在皇宫,如果皇后肯点头,再加上魏王、吴王。晋王三人的支持以及微臣等人的支持,殿下您要是选择登基,将陛下进位为太上皇的话....”

李承乾站了起来,走到房玄龄的身边,将他拉起来说:“得了吧,孤也知道这事儿必成,但是,父皇尚且身强体壮,孤为什么要急着登基?母后确实在后宫,可你又要孤如何开口?”

房玄龄叹息道:“既如此,老臣劝殿下,也要做好准备才好。按照惯例,应该召集各地藩王公主入京了,万一的万一,陛下出了事情,我等也做好了万全之策不是?”

李承乾想了想,还是点下了头。

况且,对于眼下大唐的危机而言,将各地的藩王叫回长安,也可以预防他们起不该起的心思。

房玄龄道:“既如此,那微臣这就去起草诏令。”

拱手行礼后,房玄龄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孤才不要做太子 最新章节第五百一十章 这话说的有道理,网址:https://wap.at55.net/179/179277/523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