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云在高天风会起(4/8)

两岸的土著居民,欢喜燃烧篝火,白日蓝烟缕缕,夜晚一片通明,好像专门为麦哲伦的到来而安排的仪仗队。

麦哲伦高兴极了,他在夜里见到陆地上火光点点,便把海峡南岸的这块陆地命名为“火地”,这就是后世的火地岛。狭窄的麦哲伦海峡,经过二十多天艰苦迂回的航行,西班牙船队终于到达海峡的西口,走出了海峡,眼前顿时呈现出一片风平浪静、浩瀚无际的“南海”。

可是没有料到,在之后的两个月中,在船队四处寻找小岛或陆地时,装载粮食最多的圣安东尼奥号逃走并返回西班牙。只剩下了三条船,连粮食都少得可怜。船队的士气跌落到了谷底。很多人希望麦哲伦放弃这次环球航行。但是被麦哲伦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相处了这么长的时间,克鲁士发现麦哲伦是一个狂热的天主教徒,信仰虔诚,意志坚定。他的父亲以及历代祖辈都参加了西班牙人收复失地的战争,他的理想就是征服整个世界,建立一个世界天主教君主国,为了这个理想,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提到西班牙王国的收复失地之战还得从公元七百一十一年说起,阿拉伯倭马亚王朝军队越过直布罗陀海峡,入侵西班牙。不久,除毗邻法国的一小块地区外,几乎整个伊比利亚半岛都为阿拉伯人所占领。为了收复失地,西班牙人进行了长达七个世纪的艰苦斗争。

在这一过程中,民族斗争上升到圣战的高度,即“十字架”与“新月”之战。因此,天主教在西班牙人的精神领域取得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但要把十字架插遍阿拉伯人占领的地域就要有王权的支持和骑士的宝剑来开路。

也就是说,要想在西班牙建立天主教的精神王国,就必须以世俗的帝国为基础。于是在收复失地的漫长历史进程中,西班牙形成了僧侣、国王以及贵族骑士三位一体的神权、王权以及宗法特权相结合的社会结构。

1492年西班牙人民终于取得收复失地的最后胜利。被尊称为天主教国王的西班牙君主伊莎贝尔女王与费尔南德国王立即感觉到,如果没有新的征服目标,那么充满宗教狂热的教会势力以及富于冒险精神、掠夺成性的骑士集团将对王权构成巨大的威胁,同时也将成为造成西班牙国内动乱的因素。

于是把“祸水”引向东方便成为西班牙的重要国策,即:组织新的十字军,远征东方,从信奉教的奥斯曼帝国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进而攻占君士坦丁堡,重新打开通往东方的商路。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可以使西班牙国王成为全世界的君主,而且东方的财富也将会源源不绝地流入西班牙。

哥伦布带着西班牙国王致中国“大汗”的国书,于1492年率船队西航的目的,就是想打通驶向中国的航路,通过与中国等东方国家的贸易,为组织新的十字军远征筹集经费。不过没有想到的是,哥伦布意外地到达了美洲。

在西班牙征服美洲的过程中,十字架与宝剑始终相辅相成。教会势力深知,意欲建立一个笃信天主教的精神王国必须以世俗的王国为依托。这种把精神王国与世俗王国相结合的理想就是建立“世界天主教君主国”。

麦哲伦是这一国策最坚定的支持者和执行者。虽然只剩下了三条船,补给严重不足,船上又疾病流行,每天都有人病死或者饿死,即使这样,依然改变不了麦哲伦前往东方的决心。总之,这就是一个疯狂的家伙,甚至比教会那些宗教裁判所的牧师更加的疯狂。

……

或许是上帝被麦哲伦的虔诚打动了,此后一百多天的航行,西班牙船队一直没有遭遇到狂风大浪,面对着平静的大海,麦哲伦的心情从来没有这样轻松过,上帝帮了他大忙。他就给“南海”起了个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

然而上帝也没有那么仁慈,接下来的日子里,饥饿成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皇弟 最新章节第七十一章云在高天风会起,网址:https://wap.at55.net/178/178986/72_4.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