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走得太远了 (四)(2/7)

琳等人的鼓动下,一时兴起,竟泼墨挥毫,欣然为艾琳贝湖题了字。而后又跟瞿邢琳握手、合影,对着新闻记者,大谈了一通感受。当摄像机纷纷对准首长和瞿邢琳时,陆政东猛然发现,今天来的新闻记者格外多,后来果然从杨启成那里证实,几家中*央媒体的记者也是专程来的。

这天的晚宴周书明和陆政东都参加了,气氛相当热烈,首长自然是众星拱月的绝对中心,除此之外瞿邢琳是当然的主角,这女人在周书明等人的暗暗鼓励下,表xin尤为出众,真是出尽了风头。

陆政东也是冷眼旁观着,对于这个女人的公关能力,陆政东也不得不佩服,但越是如此,陆政东越是感觉不对劲,瞿邢琳作为一个大中华区的副总裁和这里的总理经,在专业性和管理视角等方面似乎都有所欠缺,而这是一个投资数亿美元的大项目,这是不应该的……

但凡被某个公司派到国内来独挡一面的女人,特别是漂亮的女人,其潜台词有时候就不言而喻,而这是真正有实力的跨国企业或者大型财团所不屑为之或者忌讳的……

周书明有点激动,调研组结束贝湖的调研,离开贝湖时,他跟首长有过长谈,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首长几次提到艾琳,说艾琳这面旗帜你树得好,我在北京也听人们提到这家公司,溢美之词多啊,不过百闻不如一见,这次看了,心里就更为踏实。周书明连连点头,真怕首长对艾琳说出什么。现在好,真好。

兴奋中,他的目光再次落到那张报纸上,是中央一家大报,醒目位置报道了调研组在艾琳贝湖视察的情景,瞿邢琳跟首长的合影赫然就在上面。比之那些文字,这张照片意义更大。更大啊。

调研工作很快结束。中*央领导对艾琳贝湖感觉很好。对贝湖的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说贝湖这两年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相信贝湖在书明同志和政东同志的带领下,还会创zo出奇迹来。

这样的接待工作其实就和打一场战役差不多,上上下下都很紧张,送走中*央领导一行,省里上上下下都是松了一口气。

而对于杨启成来讲,他依然还是忙碌的,上班一早就拿着一大叠文jin等候陆政东批复。等候陆政东一起出席一个会议。

“启成,你给我算一算,我一年要出席多少个会议?”

陆政东一边审阅着文jin一边问道。

杨启成不知道陆政东为何突然问起这个问题,笑着道:

“会议具体的没统计,但起码几百个是有的吧,这还不包括两会和中*央的全会,这还是按照省长你的要求能不开的会尽量不开,能召开电视电话会议的尽可能的召开远程会议。”

陆政东也是一叹:

“还是太多了,我一年要参加几百个会议,那你起码得上千。真正是会海而与‘会海’紧密关联的就是‘文山’,既然开会了就免不了要行文,而且即便不开会,有时也得行文,这几乎成了机关的日常事务与规则。而每个部门都觉得自己的工作极其重要,这或许即是会越开越多、文越行越密的一个极其重要原因。

聚沙成塔,也许有些部门觉得自己的会议很重要,而且在会议时间及会次都做了压缩,但到了下面就会汇成‘会海’。

这主要是因为在不少官员的头脑里,行文召集开会就是政府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否则就似乎不成其为工作。开会过多,一方面把与会者搞得很疲惫、麻木,但也只能疲于应付,开会也成例行公事,常常是济济一堂甚或掌声雷动,但会议一结束,不是赶场子,就是各忙各事,至于会议的内容及精神,或被抛到九霄云外。

无疑会议能够起到上传下达统一思想、促进工作的作用,但工作靠的是落实,太多的会议也就意味着‘实干’时间必然少。这几乎都是泡在文山会海中,纸上谈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政道风流 最新章节第一百二十六章 走得太远了 (四),网址:https://wap.at55.net/178/178641/780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