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六章 振聋发聩 (三)(2/7)

政东也不至于和蒋永航斤斤计较之前的那点事,杨永清对于这里边的门道也是看得清楚,陆政东这一招既是警告蒋永航,同时也是杀鸡给猴看,树立他在西部办分管这一块的威信,这一手其实很多领导都爱用,也说明其简洁有效,先前都还对陆政东这个副主任有点阳奉阴违敬而远之的一些厅局处级干部立即规矩了许多,不说早请示晚汇报,但至少没有人敢在陆政东面前装模作样了。

不管从能力还有背景,陆政东都绝非池中之物的角色,在他看来蒋永航这些行径纯粹就是不识时务,自找苦吃,其他不说,陆政东能一路创zo最年轻领导干部的记录,特别是出任安新市的市长市委书记,那意义更是非同寻常,通常情况下,哪怕再有潜力的作为第二梯队培养的领导干部,也不会在如此年轻的情况下独当一面,而高层不禁这样做了,没有点手腕、没有能力、魄力、没有背景、没有本事,中*央真是异想天开就把他搁这位置上了?而且陆政东在安新交出的答卷可以用精彩绝伦来形容。

看不清大势者,只有被淘汰,杨永清不想被淘汰,而且还想要借着这个机会搏一把,那自然就要乘风借势了。?

要靠拢就要趁早,任何人都一样,在还没站住脚的时候最需要支持,杨永清是认准了这一点,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留下的印象好得多,陆政东初来乍到,立足维稳,很多情况也不还不熟悉,正是最好的时机,等他完全掌握情况了,事情理顺了,再靠过去其价值就要大打折扣了……?

杨永清也不是没一点关系,要说陆政东现在也就一副部级,对他这样的正厅级的升迁影响不大。但是杨永清清楚。部委里边水太深了。司局级的干部有多少?除了组织部门,恐怕没人能搞得清楚,别人都戏称,到京城才知道官小,这么多的厅官,而部级干部有多少?可以数得过来,这里边的人才也太多了,想要出头也太难了。想要从部委升上是难上加难,外放显然要比直接走部委机会多一点。

杨永清认定陆政东在西部办里边呆不了太长,顶多就是两三年时间就要下去,到时候也许也就可以一起外放,虽然说这中间也存zi很多变数,但是这总是多了一条路不是?

陆政东能够感觉到杨永清积极的朝着自己靠拢,他也很乐意能有这样的角色和自己走近。?

作为农林组的组长,杨永清的业务能力没的说,公认的业务尖子,但是仅仅是业务尖子还不够。杨永清的思路很开阔,眼界也相当宽广。涉猎的知识面相当渊博,更难得的是和自己在很多问题看法上都比较一致,这是最难得的。?

当然也不排除杨永清是为了达到靠拢自己的目的而事先寻摸了自己的一些观点看法,但是不管怎么样,只要对方有这份心,而且能力不俗,这就足够了,更何况,在有些问题上陆政东也感觉到杨永清也并非刻意讨好自己,而是拿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观点,这让陆政东对他也更看好……

晚上吃过晚饭之后,陆政东谢绝了长滩方面的其他安排,回到了房间里,周继勇和温勤山自然也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陆政东的话语中含义很丰富,两人一时间也无法完全消化理解到,但是两人也知道陆政东对长滩的发展一直很关注,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已经和长滩没有多少关系,但是陆政东毕竟在这里生活了多年,并且这里是他仕途的起步之地,其饱含的感情都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两人都很理解这一点。

“陆主任对于长滩的一些看法和意见,我和勤山还有其他市里的领导也交流了一下,我们的头脑确实是有些发热,在这方面我们一定会重视,协调的可持续的发展才是关键。不过,这样的调整自然需要一些大型的项目来支撑……”

陆政东一听周继勇的话不仅呵呵一笑:

“原来你们俩是来将我的军的啊,是炼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政道风流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六章 振聋发聩 (三),网址:https://wap.at55.net/178/178641/638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