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振聋发聩(2/4)

近利。

陆政东希望在这件事上西河的主要领导应该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在现行的体制下,一地主要领导的思想和意志往往就是方向,就是风向标……

陆政东一边思考着,一边步行回到宾馆,这些事情该如何表达,他还需要向一想,他也想再实地的看一看再做出结论才更有说服力。

回到西河,西原肯定是绕不过去的,虽然陆政东其实觉得西原也没啥值得考察的,不过作为西部做重要的都市之一,过门不入,搁谁身上都不是滋味。

而长滩更是绕不过去,所以陆政东的第一站就是长滩。

江至阳这一次陪同陆政东考察,肯定也是带了任务的,最首先的任务就是想办法让陆政东在炼油项目上再明确的支持一下。

现在省里主要领导也改变了原来的思路,这个项目只要是落户西河就行,按照江至阳的猜想,陆政东恐怕是倾向于长滩,毕竟他是生于斯,长于斯,在这地方生活工作多年,有感情。

在去长滩的路上陆政东的兴致就很高,和省西部办主任以及陪同他下来的几个组长副组长天南海北的谈着。

省西部办主任主任盛和仁也是老发改委了,陆政东当初挂着计委副主任兼中小企业办主任时也和陆政东也共过事,虽然和陆政东分管的不搭边,两个人接触不多,但也还是有不少了解得,这一次陪着陆政东调研才真的让盛和仁感觉到陆政东是真的由内到外都有很大变化,尤其是流露出来的沉着自信,盛和仁只有在原来的省委*杨书记身上感觉到过。?

“说实话。因为工作关系离开长滩之后。我也许久未回到过长滩了。现在各地发展都这么快,说不定我这个长滩人都认不得路了。”

盛和仁听得陆政东有些感慨也接过话头道:

“江省长,陆主任,长滩这些年里变化也是不小,我上个月去长滩考察退耕还林项目建设情况时也顺便看了看长滩集装箱码头建设情况,现在码头主体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估计十月份就要竣工,十二月就要正式投入使用。长滩原来作为西河的门户,全国著名的交通枢纽,一直排在西原,云雾后的第三位,在建国之后,由于种种变化,变成了省里排名很靠后的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年,终于重新找回了她的位置。”

江至阳也笑着点头:

“长滩集装箱码头不但对于长滩有很重要的意义,对周边影响也很大。尤其是像云溪,林淄都在其辐射范围内。这几个地区的大宗货物都可以借道长滩码头,这也可以增加竞争力,长滩作为西河很重要的出省通道,现在是充分发挥其作用,水路的运费很便宜,十万吨级的集装箱码头修建,进出西河的大宗货物有有了更加便捷和廉价的运输渠道。对于全省来讲也是很有意义的,陆主任你可是长滩人,对于长滩有着深厚的感情,以后一定要多回来走走看看。”

“实际上现在的集装箱码头就是在陆主任当年建设长滩经济开发区的时候修建的码头上建设的,由于当初建设很科学。扩建起来也方便了许多。”

专程从长滩岛省城来迎接的长滩常务副市长周伟力也在一边说道。

江至阳也清楚这事,其实也挺佩服陆政东的先见之明,当年长滩经济开发区资金那么紧张,他还硬是挤出一大笔资金用于码头建设,这样的眼光。

原来在长滩的军用机场由军民两用改为完全的民用,新建的长石铁路和原有的安西铁路在这里形成十字交叉,加上现在进一步提升的港口码头,基本上就确定了这座城市在一定范围中心枢纽的位置。?

“政东主任,现在西原市压力很大,过了今年,长滩在经济总量上是对西原的老大地位真正构成威胁了。”

江至阳说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重生之政道风流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四章 振聋发聩,网址:https://wap.at55.net/178/178641/636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