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5章 天下又出一将星(2/3)

卒耗高钊一些血气。司马白借封抽父子之手砍了两万个脑袋筑了京观,又将周仇和高奴子头颅悬于降军大纛,高钊是如何也不会放过平辽降军的,左右平辽降军也跑不掉了,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中策比起下策,同样简单好用,但却太消极了。两万乌合之众,能磨去高钊多少血皮?说不得还平白送上士气,让高句丽挟大胜之威再攻平郭。

至于上策,就有些棘手了,乃是收抚军心,共抗髙钊。不消细说,这是最优办法,可以大幅提高守城能力。但知易行难,降军尚有两万,平郭城内汉军却不足八千,封抽老奸巨猾威望又重,不反客为主已是仁义,又岂会听裴山差遣?

所以这上策,优虽优矣,却稍有不慎,便有反噬之祸。

司马白信裴山,便如裴山信他,他相信裴山能稳住局面,所以很是建议裴山用上策守城。

实际上裴山也有自己的想法。

降兵分属十多个辽北士族,这些小族小户大多只想过个安生日子,虽仰仗封家名望,可未必便和封抽一条心。

裴山对辽北士族也算如数家珍,稍一甄别,便知这些兵马足可堪用,白白扔给高句丽不但可惜也委实残忍!

于是他设了个计把封抽哄到城内,他直言不敢伤害老将军分毫,只求老将军信他,暂予他平辽军权,退敌后便将大军悉数奉还,封家永镇辽北!

“老将军出身汉家名门,老死之际却害黎民涂炭,幽冥之下难见宗祖!”

“既已身陷囹圄,奈何心存侥幸?”

“晚辈所求,仅只上下一心共抗高贼,与老将军何碍?”

“大势已去,大业成空,与其贪恋富贵权柄,何如广修阴德布于后世子孙?”

裴山刻意学着司马白的腔调一连责难,句句敲在封抽心坎软肋上。形势强于人愿,封抽还有何选,心如死灰交了出平辽镇军权,一应军务尽委于裴山,这名分,便有了。

即便如此,如何安抚降军以致得用,依然是个棘手难题,只因谁也不敢贸然将降军纳入城中。

前扣人主帅,后拒人城外,如何收人军心?!

裴山把心一横,不顾众将阻拦,自己单身出了城,学着司马白孤骑直入降军大营!

刀剑环伺之下,强撑着一副泰然模样,以一句“诸君降无可降,逃无可逃!宁见辽北复现辽南炼狱,亦不肯同心杀贼乎?”硬是摁下了降将哗闹!

再以一句“大丈夫上保父母妻儿,下赎孽罪血债,纵然马革裹尸,又有何惜!”激起众将一战决心!

最后约法三章,缴敌首级三枚者可抵罪入城,身负五创者可抵罪入城,战死殉城者封妻荫子!

而他裴山誓守城外,与平辽诸君共进共退,平辽镇一人未进城,他亦不回城!

连环举措下来,终能驱使降军一战!

两万余人的大军便倚着平郭东墙,并行朝北斜向扎营,与城北高岭连成一片,以图遮住平郭北墙,同时又与平郭夹成掎角之势。

而平郭南面尽被水淹,既无法立营也无法通过。

如此一来,平郭北有营寨,南面有水,高句丽大军从东而来,便只能强攻东城墙。

而要强攻东城墙,需防城下平辽军寨侧击,而攻城下营寨,恰又在城头弓弩射程之内,此番布置,算是中规中矩,颇有章法了!

可没待城下营寨修出个模样,顺兴君高武亲率前锋三万大军已杀到了平郭城下。

这也在裴山意料之中,不待高句丽立足,他便亲率平辽镇一万精锐迎头而击。

平辽镇士气正旺,怎奈高句丽大军也是哀军,高句丽大军兵力占优,平辽镇却是以逸待劳,两边倒是各有千秋。

裴山学着司马白作风,亲冒锋矢阵前杀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太白纪略 最新章节第45章 天下又出一将星,网址:https://wap.at55.net/169/169375/44_2.html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